【影評】《僕愛君愛》:愛的多重宇宙,平行世界的每一種可能性

近幾年以平行世界為主題的作品越來越多,例如去年《媽的多重宇宙》、《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都一度造成話題,相信大家對於平行世界的概念也越來越熟悉。

《僕愛君愛:致我深愛的每個妳》(日語:僕が愛したすべての君へ)(以下簡稱《僕愛》)、《僕愛君愛:致深愛妳的那個我》(君を愛したひとりの僕へ)(以下簡稱《君愛》)改編自作家乙野四方字撰寫的科幻愛情小說,以平行世界為概念描述不同時空的選擇所導向的不同故事。由於根據觀看順序的不同,將導向不同好壞結局,也因此讓觀眾陷入選擇困難。

 

平行世界跳躍!有趣的超自然科幻

與其說影響好壞結局,不如說 2 部你都必須看。在《僕愛君愛》中兩邊世界皆以男主角「曆」所展開,故事本身並不難理解,你可以想像有兩個半圓形,兩個故事分別各代表一個半圓,必須將兩部看完,才有辦法組成一個完整的圓。

「人類打從出生開始,就會進行一連串的選擇,這一生沒做的選擇,都會在另一個平行世界發生。」

曆人生第一次選擇是在 7 歲父母離婚時,選擇跟媽媽會成為「高崎曆」進入《僕愛》的路線,若要是選擇跟爸爸則會成為「日高曆」進入《君愛》的路線。在進入兩邊的路線後,曆會在 10 歲進行首次平行世界跳躍,一邊是外公仍然健康的活著、愛犬卻去世的世界,,另一邊是愛犬活著、外公卻已經過世的世界。

《僕愛》故事中「高崎曆」與高中同學瀧川和音結為連理,有了幸福圓滿的家庭,即使晚年病魔纏身,身邊仍然有妻子、兒子等家人陪伴。《君愛》的路線「日高曆」自父母離婚後便在父親研究所結識佐藤栞,即使小栞在平行世界的跳躍中發生意外再也無法回歸,日高曆同樣為了心愛的她奉獻一生,終身未娶。

平行跳躍不是肉體穿越,而是兩邊意識會交換,因此當對方無法回到原本的世界時,無論是跳躍的人還是被交換的另一個世界的自己都回不來。A 世界穿越到 B 世界後,如果有一個世界的自己死亡,會導致「虛質元素核分裂症」。光看電影對平行世界的專有名詞,以「虛質」等理論來解釋,在跳躍中移動的東西你可以不必把他想成是虛質,我更傾向稱他為「靈魂」或是「自我意識」這樣就好理解多了。

 

平行世界的可能性、「必然」與「偶然」

我認為本作有趣的地方在於以科學理論描述超自然現象,例如停留在十字路口的小栞,一般我們會稱她為幽靈,故事當中則描述為「虛質元素核分裂症」,建議大家在觀看本片時不需要太過在意故事中的專有名詞,因為絕對來不及思考。

前面提到平行世界的概念幾乎等同靈魂或意識上的轉移,電影當中除了探討平行世界的可能性,也涵蓋「必然性」、「偶然性」等結果,這三者其實就如同哲學思想中的可能世界 (Possible world)。

當然電影並未多加深入這部分,而是簡單帶過,讓人們思考每個平行跳躍建構的所有可能組合,也探討靈魂(虛質)經過轉移後還是不是原本的自己?

根據電影描述人類大多是在無意識情況下進行平行跳躍,假設原本所在的是 0 號世界(距離原本世界越遠的平行時空數字越大),但經歷過平行跳躍再次回歸後的自己,真的是原本的自己嗎?因為每一次的跳躍都將延伸出無限可能性,不太可能回到最開始的 0 號世界。

電影發展到後期,每個人都會配戴 IP 手環定位,主要是為了監測自己目前處於哪個平行時空,因此《僕愛》有段劇情是 13 號世界的和音經歷兒子死亡,於是來到《僕愛》的 0 號世界取代這個時空的和音,雖然最後 13 號的和音在曆的勸說下返回原本世界,但卻再也沒有 0 號世界的和音,替代的是數據與 0 號最相近的 1 號世界和音。

在動畫《夏日時光》中影子拷貝本尊記憶和外型再將本尊殺害取代,稱自己繼承本尊所有的人格,那麼他們究竟算不算原來的那個人呢?再譬如科幻動畫電影《HELLO WORLD》當中男主角為了喚醒遭遇事故昏迷的女主角,不惜從數據庫中將她過去的意識強行取出,雖然喚醒現實中的女主角,但對方已經不是男主角所熟悉的那個人了。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從這些例子來看,存在著許多爭議和不同觀點。有人認為人格是一種固定特徵,不受身體或記憶的影響,因此一個人的人格是不可替代的。但也有人認為人格是一種變動結構,是在身體和記憶的基礎上形成,因此人格是可以被取代的。

作者以平行世界的概念創造《僕愛君愛》的故事,也混入很有挑戰性的哲學問題,問題答案可能是相對的,取決於每個人對人格本質和形成因素的不同理解。

當用科學理論來看《僕愛君愛》,除了平行時空相對好理解,其他關於虛質、愛茵茲瓦之海與氣泡等等論述,對大部分不擅長燒腦作品的觀眾來說或許會感到暈頭轉向,但就如同我前面提到,你可以把故事想的單純一點,想點替代方案,不用侷限於專有名詞這個框架。

畢竟故事主軸是圍繞著愛展開,其中變因來自男主角曆的不同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是一種可能性。以自己能理解的方式來看待這兩部電影,這也是觀眾選擇的可能性不是嗎?

 

無法忽視的配音問題

總結來說,針對《僕愛君愛》設定部分,除了偶爾會有點燒腦外,大多時候我都給予正面評價,這些設定使得愛情電影看起來一點也不黏膩,甚至打動人心。但電影中還是有讓我無法忽視的缺點,也就是配音問題。

故事以曆的人生各階段來說明,因此每階段都有不同配音,幼年期由田村睦心擔任,學生、成年時期由宮澤冰魚擔任,老年期則由西岡德馬擔任。

其實動畫電影喜歡找演員或素人配音已經是常態,就連動畫大師宮崎駿也曾表示自己在挑選角色配音員時,會特別找非專業聲優,因為他認為「聲優的演技過於成熟,令人厭倦」(聲優の演技はこなれていて嫌だ),他更傾向自然而然的情緒流露而非「聲音的演技」。

以往演員跨行來配音我都當作是青澀表現,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在電影《君愛》中男主角曆學生到成年,是經歷過最多次人生重大轉折的時期,聲音表現實在太讓人出戲,其實從預告片中就可以聽出來,難過哽咽時絲毫聽不出聲音中的掙扎,痛苦吶喊時卻像在演講,尤其曆難過的表情竟搭配平淡的念稿聲,彷彿畫面和聲音不在同一個世界。

再來是《君愛》女主角小栞的配音蒔田彩珠,她本身不是第一次擔任動畫配音,之前也曾在 Netflix 電影《神在月的孩子》擔任女主角的聲優,但當時配音角色是小孩子,聽下來雖然棒讀感重,但聲線與角色也算是相符。

在《君愛》中,小栞是一位充滿氣質且情感豐富的女孩,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面對事情相對感性,但在配音部分,聲音卻沒有任何起伏,像在唸稿一樣,讓人特別出戲,角色的表情和情緒,與聲音相違和。

替兩部男女主角配音的演員中,就屬橋本愛表現最好,與其他兩位比起來她的配音經驗算是比較豐富,所以配《僕愛》的女主角和音時,聲音情緒變化的幅度比較大,可能沒有專業聲優這麼厲害,但至少不會讓人覺得棒讀感很重。

配音確實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如果是對配音要求較高的觀眾,建議觀影前先有個心理準備。

 

所以要先看《僕愛》還是《君愛》?

最後大家最在意的觀影順序,與其說觀看順序影響到 HE 或 BE 的結局,不如說看每個人在意的點是什麼。喜歡有懸念的話先看《僕愛》,不過《君愛》彩蛋在《僕愛》會先被爆光,不喜歡被爆雷的話,建議先看《君愛》,因為《僕愛》故事偏向《君愛》補完版,《君愛》讓人感到惋惜的女二和音,在《僕愛》也能有個幸福結局。

雖然我是從《僕愛》開始看,但看完以後我個人還是強烈推薦先看《君愛》,因為《君愛》理論部分解釋較多,包含《僕愛》中難懂的一些概念,如果一開始先看《僕愛》,有些地方會聽不太懂。再來,要想體會平行世界的「可能性」,那麼《君愛》肯定是首選。平行世界所延伸出的可能性,最後將由《僕愛》帶來最圓滿的收尾。

神搜好康 >> 電影神搜粉絲享好康!使用 FunNow APP 預訂電影輸入優惠碼神搜看電影享 78 折 2 張,全台 38 間電影院空位自由選 ☞ https://funnow.page.link/ftex

電影資訊

僕愛君愛:致我深愛的每個妳 To Every You I’ve Loved Before

上映日期
2023/02/10
僕愛_君愛:致我深愛的每個妳 To Every You I’ve Loved Before_電影海報

導演

暫無資料

演員

暫無資料

劇情

曆(宮澤冰魚 配音)在十歲那年,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平行跳躍」。他移動到一個爺爺還活著的平行世界。不過返回原本的世界後,曆還是一樣孤單。 升上高中的曆,某天放學後,突然被班上從來沒搭過話的才女和音(橋本愛 配音)叫住,她聲稱自己來自第 85 號平行世界,而在那個世界中的曆,不僅有男子氣概,更還與和音交往當中。 看著平時高冷的和音,紅著耳朵說他們是情侶時,讓曆不禁覺得她很可愛。如果在不同的世界都能跟和音交往,不就表示在這個世界中的「我」也有機會嗎?

IMDB
--
Rotten Tomatoes
--
觀看完整介紹
僕愛_君愛:致我深愛的每個妳 To Every You I’ve Loved Before_電影海報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