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卡美拉 2:雷吉翁襲來》的戰場中,自衛隊的吃重比例,讓這部片就如導演金子修介所期望的,看起來有如戰爭電影。片頭雷吉翁一降臨地表,就進入了軍方的管轄範圍,接下來就看自衛隊展開一連串大小行動,解救地鐵傷患、破壞花形生物、疏散民眾、徵詢專家意見、防禦首都,甚至和卡美拉聯手攻擊雷吉翁。雖然在本作中一步步解開雷吉翁謎團的還是天文館專職人員和電信工程師,但自衛隊成員的開明配合,反而更強化了在片中的主導地位。
《卡美拉 2:雷吉翁襲來》軍民一心的劇情安排,減少衝突也減少了可看性
但這樣的效果對電影的輕重分配未必有益:在前作《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中,政府就是一個不聽人話、自行其是,還下令軍方把卡美拉當成敵人,而把局面搞得難以收拾的單位;然而在這種劇情安排下,處處受挫的鳥類學家反而更突顯她的先見之明,在一來一往中就有了此消彼長的進展。本作的情況正好相反──軍方從頭到尾都信任著專家,也就減少了劇中衝突,也使得名義上是女主角的天文館專職人員,反而逐漸淪為輔助自衛隊的配角。到後來,她也只能和到了本集戲分被大砍的卡美拉通靈少女一樣,被流放到主戰線外,跟一群孩子一起祈求卡美拉復活。

1996 年於日本上映的《卡美拉 2:雷吉翁襲來》電影海報。
雖然遭遇挫折但基本上無失誤的自衛隊,就像本作中的完美男主角,一直都很優秀,但也因此顯得無趣;或許這便是太用力描述一個角色會導致的結果──讓本片的雖然持續有著緊湊的流程,卻缺乏劇情上的起伏與衝突(題外話,本片拍女主角的鏡頭也有這種毛病;老愛強調女主角的美腿,不論在辦公桌上、大街上,就連在北海道冬天的雪地裡都還是這樣,到頭來只會顯得突兀不自在)。
《卡美拉 2:雷吉翁襲來》更精細的微縮模型與電腦特效使視覺看頭十足,滿足怪獸迷期待
但在特效鏡頭上,《卡美拉 2:雷吉翁襲來》就比前作更精采豐富了。本片先是靠著多到令人作噁的小型雷吉翁,而得以在電影前段製造驚悚、血腥、幽閉恐懼等種種不適感;到了後段,雷吉翁之母又以壓倒卡美拉的體型和氣勢營造一股絕望感,後來與大量飛天小雷吉翁的聯合攻擊,又讓戰鬥的緊張氣氛持續有著交替變化。此外,本片的微縮模型和電腦特效都比前作更精細,而且又增添了傳統的城市破壞與市民逃難場景,再加上實體與模型連接順暢的軍武戰鬥,讓本片視覺看頭十足,又更能對上怪獸迷的口味。

守護地球的卡美拉,無法容許雷吉翁的存在。
《卡美拉 2:雷吉翁襲來》4K 版電影預告
《卡美拉 2:雷吉翁襲來》獲獎好評不斷,但票房收入卻不然……
轉變風格的《卡美拉 2:雷吉翁襲來》再度獲得專業人士與怪獸迷的好評,不僅再度被星雲賞選為年度最佳「電影戲劇/媒體」作品,還獲得了由少數科幻作者所評選的、以科幻小說為主的「日本 SF 大賞」,替小說以外的類型開啟了日後的得獎之路。
然而,本片並未因此在票房上獲得突破,7 億日圓的預算最終只獲得了 7 億日圓的配給收入,仍然沒能達到 10 億的期望值。原本正要擺脫束縛起飛的卡美拉,就這麼被迫進入了休眠狀態,留待三年後又以另一種面貌覺醒……
看更多 >>【飛天神龜卡美拉】系列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