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大映規模來說堪稱豪賭的全新卡美拉電影《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於 1995 年 3 月在全日本上映。雖然大映的目標是獲得 10 億日圓的配給收入(也就是票房與戲院近五五分帳後的實際收入),但結算下來僅有 5.2 億,最後是靠錄影帶發行與電視播映所獲得的權利金,才勉強讓這部片沒虧到錢。
《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上映!電影票房未達目標,卻在更多方面踏出成功的一步
儘管票房斬獲不大,電影的品質卻獲得了各方好評。日本歷史最悠久的科幻大獎「星雲賞」,經過全國科幻相關人士與愛好者的投票,於 1996 年將本片選為「電影戲劇/媒體」類別的最佳作品。在專業影評方面,堪稱全世界最古老的電影獎──1924 年起就從西洋電影開始評選的《電影旬報》年度電影十強,也把本片選為 1995 年的十大電影(而哥吉拉要等到 2016 年的《正宗哥吉拉》,才第一次獲得該獎項青睞)。而由日本各大報的電影線記者從 1950 年開始評選的「藍絲帶獎」,也把年度最佳導演和女配角分別頒給了金子修介,以及飾演鳥類學家串起全片劇情的中山忍。
。.jpg)
平成卡美拉電影首部曲《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片中,串起全片劇情的中山忍(左)。
瑕不掩瑜的《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為日本特攝怪獸電影帶來大大革新
《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並非毫無缺點──人戲仍有許多不甚流暢的片段,在幽默和嚴肅之間並未時時抓到平衡,特效導演樋口真嗣本人也在受訪中,對力有未逮的本片特攝表達了遺憾之情。然而,本片對於日本怪獸電影而言,卻堪稱是破天荒的革新。

在實際陽光搭景的夕陽場面,是《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一個代表性的特效鏡頭。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兩大怪獸的連環空中戰──雖然平成哥吉拉系列也不乏飛行怪獸,但大部分所謂的「飛行畫面」都沒有強烈的速度感和空間感,要是正面打鬥起來,那種彷彿停留於地表正上方的遲滯感就更嚴重了。但本片所設計的飛翔戰鬥鏡頭,靈活遊走於各種遠近、高低、快慢的差異間,又有著來自各種觀點和方向的多樣視角,加上怪獸戲服或戲偶靈巧的姿態動作表現,讓兩大怪獸在鏡頭前活生生地全速飛馳,上可衝出大氣層,下可在街道間高速追逐,再加上作曲家大谷幸為電影節奏而非怪獸服務的激昂配樂,「大怪獸空中決戰」這個副標題得以在片中發揮到淋漓盡致。
《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電影原聲帶之〈卡美拉 vs 加歐斯〉、〈空中戰〉等精采無比的激昂配樂
《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成為好評空前的怪獸電影傑作,全新挑戰接踵而來──
《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擺脫了平成哥吉拉細緻但沉重的質地,展現日本怪獸電影前所未有的動感,又能把現實世界和神秘領域揉合成完整不突兀的故事,並在懸疑中層層開展,也怪不得會令日本的怪獸愛好者與影評都耳目一新。

卡美拉與精細的福岡巨蛋模型。
即便收益不如預期,但製作團隊已感受到各界熱烈的迴響與期待。於是,才剛打敗加歐斯的卡美拉,很快就得再次對抗新的敵人。然而,加歐斯的率先登場已經把舊系列最好的一張牌打掉,剩下的昭和對手怪獸不論是名氣還是年齡取向,恐怕都很難再去接續目前的電影路線。

《卡美拉:大怪獸空中決戰》電影海報。
不過,既然卡美拉打掉重來都能成功了,那何不創造全新怪獸呢……(下集待續)
看更多 >>【飛天神龜卡美拉】系列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