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元素》上映 25 週年紀念:它華麗絢爛、它浮誇混亂、它有一百個失敗的理由⋯⋯它驕傲地獨一無二

但就像盧貝松說過的,《第五元素》的主角並不是大名鼎鼎的布魯斯威利,而是某個新面孔飾演的神奇生物「麗露」。那是他少年時代內心的女神幻想,那是《霹靂煞》的安娜芭麗瑤加上《終極追殺令娜塔莉波曼的完美綜合體,她有超人般的行動力、她有稚子般的淘氣、她是全宇宙最危險的武器、也是你見過最天真無邪的可愛女孩。

盧貝松如此保護著麗露,甚至當他選定由模特兒蜜拉喬娃維奇飾演麗露時,都沒有讓太多人知道——連男主角布魯斯威利都不知道是誰會來飾演他的銀幕情人。當電影裡麗露墜落到男主角科本的計程車時,那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時刻⋯⋯也同時是布魯斯威利第一次知道,原來妳就是麗露。

《第五元素》

很難去釐清盧貝松選擇蜜拉成為麗露,是不是出於私心。畢竟這是一個他長久以來幻想的慾望投射對象、與崇拜的女性對象。當然,盧貝松很快就與蜜拉發展出導演與女主角以外的關係,連布魯斯威利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化學反應」——但明明應該是他要與蜜拉去培養這種銀幕情愫。

布魯斯威利很識相地成為他們之間的電燈泡,所以,假如你覺得《第五元素》裡的浪漫橋段不夠有說服力,或是科本與麗露之間看起來不像一對戀人(更像是父女),那並不是你想太多,而是在整個劇組都知道導演邊拍電影、邊跟女主角談戀愛的情況下,男主角實在很難在鏡頭前放手去愛。

《第五元素》

就在《第五元素》於法國上映的七個月後,盧貝松與蜜拉在 1997 年底結婚了;而後盧貝松在 1999 年訴請離婚,當蜜拉終於演完她與盧貝松合作的《盧貝松之聖女貞德》,受不了他的蜜拉終於走人:男孩的女神再也無法忍受男孩的孩子氣,這段因電影而起的戀情,也以另一部電影告終。

《第五元素》

盧貝松當然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但也是這種天真的勇氣,才能讓他拍完《第五元素》:他親自設計了麗露的外星語,是一份高達五百個單字的胡言亂語字典。而他強迫蜜拉必須要學會用這些單字念台詞,並且與他對談。整個片場沒人確切知道麗露在說些什麼,而盧貝松的劇本裡也沒有這種外星語的翻譯。

這種導演與女主角之間的對話關係,自然形塑了一種隔絕外人的親密感⋯⋯如果你只是個想把妹的導演,你是不會這樣編字典去折磨對方的⋯⋯但盧貝松會。

很明顯的,他給的是一種霸道的、不能說不的愛。對另一個女人而言,這其實是災難;但對觀眾而言,這是一種極致的狂熱⋯⋯而狂熱透過大銀幕,會影響那些不認識盧貝松的觀眾們。

《第五元素》

狂熱讓盧貝松不相信其他人,這份《第五元素》的劇本保密至極,每個角色都只能看到他自己的部份,連電影公司主管都只能知道片段。狂熱讓盧貝松藏起了麗露,讓布魯斯威利跟科本一樣,在計程車上才第一次見到麗露。

不只如此,盧貝松還藏起了電影裡的另一個角色——由妻子麥雯飾演的外星歌姬 (diva)。他保密歌姬的選角、他只讓必要員工參與歌姬的拍攝片段、他甚至用大箱子搬運自己的老婆偷渡進入片場,只為了讓歌姬登場時,所有演員都能呈現相同目瞪口呆的反應——這樣才夠真實。

《第五元素》外星歌姬

還有,是的,麥雯當時還是盧貝松的妻子,而她必須眼睜睜看著老公與另一個女人相親相愛——就這一點來說,盧貝松倒是絲毫不掩飾他的感情反應。麥雯在《第五元素》上映後就與盧貝松離婚——未來盧貝松的新妻子也走上相同的前車之鑑。

《第五元素》

這些都不重要,我們還是要聊回《第五元素》。《第五元素》的片場宛如一個巨大的遊樂場,每個人都玩得很開心(大概除了麥雯之外)。

設計服裝的高緹耶從來與電影圈無緣,他發現這裡與時尚產業不太一樣:時尚界的時間速度是以季來算的,每一季三個月,都得推出新作品;但電影圈卻不一樣,《第五元素》給他超過十個月的時間去構思所有角色的戲服,而且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麗露那件驚天動地的「繃帶裝」,事實上是高緹耶直到最後一刻才想到的點子,而它必須套在一位 19 歲的電影新人身上⋯⋯而它幾乎衣不蔽體。蜜拉談起這件令她名震全球的經典服裝:

《第五元素》:蜜拉的繃帶裝

「(這件衣服)十分暴露,我因此撞出了很多瘀傷,因為我根本不能像其他演員一樣,在戲服下戴防撞墊⋯⋯你知道嗎?穿這件衣服就像穿比基尼,而且那時我只是個 19 歲小女生。但是我實在是非常進入麗露這個角色,而當時我初生之犢不畏虎⋯⋯

 

沒有人真正見過麗露的造型,所以當我第一次穿著繃帶裝出現在劇組面前,我只聽到一聲輕嘆⋯⋯那真的很酷,你想想有超過 200 個工作人員圍繞著妳,而沒人發出一點聲音,你會清楚感受到這件服裝的神奇能量。」

《第五元素》

《第五元素》就像蜜拉形容的,是一部「宛如詹姆斯卡麥隆執導的電影」。盧貝松給予每個技術部門極大的自由,並且要求他們極高的品質水準,這位暴君打造了視覺上、音效上、實物特效上、服裝與動作特技上都有奇觀的神奇作品。就像後來成為愛馬仕設計總監的尚保羅高緹耶說的:

「每次想到全世界觀眾仍然很愛《第五元素》就令我感動,我猜它會成功,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執導功力、演員表演、美術場景與服裝,全都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

《第五元素》

後來成為《哈利波特》系列特殊化妝總監、在《第五元素》負責打造外星生物特殊造型的尼克杜德曼,這樣形容《第五元素》的工作經驗:

「我是靠打造怪物維生的,所以在《第五元素》劇組工作,是我待過最令人滿意的工作經驗。我從第一天上班開始,臉上就帶著笑容,而每一天都有一些不同的改變、有些非常好玩,而最終,我想我們打造出一部獨一無二的電影。」

但索尼不這樣覺得。

《第五元素》尼克杜德曼設計的外星人

隸屬於索尼影業的哥倫比亞影業,負責在美國發行《第五元素》,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行銷這部風格紊亂的電影,這是科幻愛情片嗎?還是末日冒險片?還是超能力大戰?哥倫比亞影業抓不準行銷的主旨,只能靠著布魯斯威利撐場面——這也是當初他們願意投資的主因。

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科本並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麗露。混亂的行銷策略,令這部造價將近一億美金的電影,在美國的票房僅有 6 千多萬美金,是極其慘烈的失敗。

《第五元素》

但《第五元素》並沒有失敗:在美國以外的地區,《第五元素》大受歡迎,它在母國法國的票房破了紀錄,它在全球創下了超過 2 億美金的票房;而在美國,當這部電影進入DVD與錄影帶市場,許多摸不著頭緒的觀眾租回家觀看,赫然發現《第五元素》是他們週五夜晚的最佳消遣,這讓它在美國家用媒體市場一樣拉出銷量長紅。

《第五元素》映後派對:盧貝松與蜜拉聯袂出席

這是一部不可能會有續集的電影,盧貝松已經失去了他那製作電影的任性勇氣與靈性,布魯斯威利已經無法回歸,更重要的是,當今電影圈已經無法給導演那麼充裕的創作空間,他們會更早進入製作過程干涉劇情或其他部份,他們會嚴格管控成本,還會關心電影有沒有出現任何政治不正確的部份。

但這些都不要緊,這些限制反而成為了《第五元素》完美的神壇——它永遠都會待在那裡,獨一無二,無論你多喜愛它,都只能崇拜僅有唯一的它。

電影資訊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上映日期
2017/06/16
第五元素_The Fifth Element_電影海報

導演

盧貝松

劇情

★凱薩電影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藝術設計 ★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最佳視覺效果 2017年數位修復導演版。「你們人類造的每一樣東西都用在毀滅上。」 一頭紅髮的謎樣女孩莉露(蜜拉喬娃維琪 飾),在實驗室中被複製出來,而此刻地球正面臨每五千年一次的浩劫,眾人相信她與消滅宇宙邪惡勢力的五種元素有所關聯,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的莉露驚恐逃出實驗室,意外跌落在計程車司機柯本(布魯斯威利 飾)的車裡,兩人躲避追逐後,決定聯手尋找元素之謎並對抗與邪惡勢力勾結的野心實業家佐格。

IMDB
7.7
Rotten Tomatoes
71%
PTT
好雷
100%
觀看完整介紹
第五元素_The Fifth Element_電影海報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