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蝙蝠俠》電影釋出「小丑」刪減片段,雖然在電影中並無太多戲份,但在電影上映後,此橋段仍受到大量的討論。導演麥特李維斯看到粉絲熱衷於此,特別提及此版本的「小丑」設定,以下就整理給大家參考。
*以下內容皆為導演麥特李維斯在接受國外知名媒體 IGN 訪問的內容,若是網友推測則將額外註明。
刪減片段:
- 漫畫原作版「小丑」的外觀設計,一開始是參考 1928 年黑白畫面的無聲經典電影《笑面人》(The Man who Laughs) 的主角 Gwynplaine,麥特李維斯在接受 IGN 訪談時,提到 2022 年版本《蝙蝠俠》電影也參考這個基本路線,讓自己的「小丑」有類似造型。
- 導演提到此版本的「小丑」不一定跟漫畫和其他改編一樣,是受到 ACE 化學工廠的藥劑浸泡而變成超級惡棍,但由於電影「小丑」臉上有褶皺燒傷的皮膚外觀,仍被認為是化學傷害,就看之後劇情解釋。
- 這時的「小丑」還沒轉化成大家熟知的樣貌,這角色可以視為「還沒變成小丑的小丑」,總之這號人物在劇中暗示他跟「蝙蝠俠」糾纏了一年!這次電影「蝙蝠俠」已經出道第二年,等於告訴我們黑暗騎士首次對抗的超級惡棍,就是這位「小丑」(或者是說轉變前的化身)。
- 為了區隔與其他版本「小丑」的不同,此次「小丑」患有一種先天疾病,會讓他不斷保持笑容!雖然有一種被稱為「安格曼症候群」的基因缺陷疾病,會讓罹患此症的人臉上常保笑容,且缺乏語言能力及造成過動,但麥特李維斯強調他並沒有設定這種疾病,估計是原創或參考其他類似症狀。
- 眼尖的漫畫粉絲有發現,「小丑」的臉部割傷痕跡,很像 NEW 52 時代的早期正史故事中,「小丑」找別的反派割掉自己臉部額外戴上的樣貌。
- 在刪減片段中,能看到「蝙蝠俠」請「小丑」幫忙分析「謎語人」的暗號,這是致敬《沉默的羔羊》女主角克莉絲跟殺人魔漢尼拔的關係,也是致敬原作漫畫《漫長的萬聖節》中,「蝙蝠俠」請「日曆人」幫忙,找尋假日殺手這個連續殺人魔的情節。
- 雖說要盡量與其他版本區隔,但設定核心還是一樣,所以麥特李維斯的想法中,「小丑」認為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個笑話一樣,最終會稱自己就像一個「小丑」(Joker) 而正式出道。
- 至於這號犯罪者人物最終會怎麼變成大家已知的小丑?麥特李維斯希望用影集闡述他的心態轉變,而非在續集電影探索,他認為「小丑」的心境很複雜,電影不夠鋪陳及完整陳述。
總結來說,麥特李維斯認為電影中的「小丑」的確有參考漫畫,及其他電影和影集設定,但到底有參考哪些,及哪些是假訊息呢?導演在受訪時盡量不講死相關設定,上述內容就供大家參考。
電影資訊
蝙蝠俠 The Batman
- 上映日期
- 2022/03/03

導演
劇情
兩年來,布魯斯韋恩化身為蝙蝠俠(羅伯派汀森 飾)在街頭剷惡鋤奸,逐漸在罪犯腦中植入恐懼的種子,並在其他市民心中建立了復仇使者的形象,與此同時卻也讓自己牽扯進高譚市的陰暗面中。 他在高譚市貪汙腐敗的政府官員和名人之中,也只有少數可以信任的盟友,盟友包含阿福潘尼沃斯(安迪瑟克斯 飾)及詹姆斯高登(傑佛瑞萊特 飾)。 一名兇手透過一連串殘忍的陰謀詭計,虐殺高譚市許多菁英份子後,蝙蝠俠這位世上最偉大的偵探依循著神祕線索,展開對地下社會的調查行動,並遇見塞琳娜凱爾/別名貓女(柔伊克拉維茲 飾)、奧斯華科波特/別名企鵝人(柯林法洛 飾)、卡麥法爾康尼(約翰特托羅 飾),以及愛德華納許頓,別名謎天大聖(保羅迪諾 飾)等人。 當證據顯示兇手越來越接近,其計畫也越來越明朗,蝙蝠俠必須建立好新的關係,揭露兇手的真面目,並為長久以來發生貪腐弊端的高譚市伸張正義。
- IMDB
- --
- Rotten Tomatoes
- --
- PTT
- 好雷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