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當中最難解的問題無非是婚姻。人們交出自我,成全這段關係,或許是出於孤獨感作祟,又或者只是順應社會該有的面貌,但被問起:「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卻很少人能夠肯定。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名導羅伯托羅塞里尼於 1954 年拍出《義大利之旅》,藉由一場異地之旅,道出夫妻情感之間的貌合神離。而《末代皇帝》導演柏納多貝托魯奇於 1990 年推出的《遮蔽的天空》,也是藉由一場異地之旅,以無邊無際的非洲沙漠為背景,描述自我放逐與婚姻關係的相牴觸。
當人們需要跳脫一下或是遠離現實生活,腦海中第一個念頭就是旅行,像《義大利之旅》與《遮蔽的天空》的兩對夫妻一樣,當婚姻觸礁,他們想到的都是展開一場挽救婚姻的旅行。然而異地之旅,伴隨而來的未知感與不安感,讓兩人的心理狀態反而更容易受外在環境而有所變化。
《義大利之旅》與《遮蔽的天空》兩部片的導演羅伯托羅塞里尼與柏納多貝托魯奇,透過旅途中所發生的事情,表現出兩對夫妻之間的疏離與冷漠。《義大利之旅》中引人入勝的景點,拿坡里博物館、維蘇威火山、龐貝古城等,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兩人早已形同陌路的關係。尤其是龐貝古城那場戲,他們看見了數千年前死前相擁的戀人,妻子哭著離去,丈夫卻覺得妻子小題大作,揭示兩人在這段感情之中的差異。而《遮蔽的天空》則在開頭一場餐館戲,當丈夫波特侃侃而談其昨晚作的惡夢時,妻子凱特則略顯不耐,憤而離席,拍出夫妻之間的不和睦。單單這一場戲,導演柏納多貝托魯奇巧妙地刻劃出餐館客人對於這對夫妻的眼神關注,並順勢帶出本片所有關鍵角色。
羅塞里尼在《義大利之旅》中刻劃的夫妻是相敬如賓的,而當他們展開一場異地旅行,在新環境中兩人顯得更加陌生。但在貝托魯奇鏡頭下,《遮蔽的天空》刻劃的反而是激情不再的夫妻,或多或少可以察覺到兩人都試圖重拾對彼此的熱情,只可惜疏離的兩人,仍然為心裡的那一關而掙扎,停滯不前。兩部電影相較下來,《遮蔽的天空》所描述的夫妻關係比起《義大利之旅》還要來的複雜一點。除了婚姻關係,《遮蔽的天空》談論更多的是關於自我放逐、虛無主義。或許更能對照到現代人的疏離感。
而兩部片最為關鍵的地方,就是當兩人即將要失去彼此的那一刻,無論是羅塞里尼的《義大利之旅》或是貝托魯奇的《遮蔽的天空》都是。像《義大利之旅》最後兩人在車上談著離婚事宜,剛好車遇上歌頌聖母的遊行,被困住的兩人下車察看,突然間人群將兩人拆散,丈夫見狀連忙擠進人群與妻子會合,隨後兩人相擁而泣。而《遮蔽的天空》則是透過生離死別,兩人才真正見識到深愛彼此的那顆心,抵不過兩人因自我疏離而造成的命運,就像導演為這部片下的註解:
「這是一部愛情史詩,關於兩個人深深相愛,卻無法快樂。」
婚姻的存在意義為何?兩人又為何要犧牲原有的自由自在,只為活成共同體?我們得以透過《義大利之旅》,找回坦誠面對彼此的勇氣,也可以從《遮蔽的天空》沙漠之旅,省思現代人疏離與空洞的情感生活。
電影資訊
遮蔽的天空 The Sheltering Sky
- 上映日期
-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