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僕的英文稱作「Handmaiden」,乍看之下像是「手」(Hand) 與「少女」(maiden) 的組合。女僕是少女很容易想像,而「手」應該是因為女僕需要處理大量手工——所以如果女僕是一隻手也就不奇怪了。在 60 年代的《阿達一族》(The Addams Family) 影集裡,真的有位手女僕「手指女士」(Lady Fingers),而她愛上了阿達家的帥氣小子……「東西.東.東西」(Thing T. Thing),當然東西看起來只不過是一隻手,但他也確實帥……跟絕世舞王佛雷亞斯坦一樣帥,這是電影《阿達一族》的製作堅持。

《阿達一族》。
複習上集>>【經典回顧】《阿達一族》30 週年紀念 (四):來見見影史最偉大的父親、丈夫與阿達家的驕傲——高魔子與勞爾朱利亞
《阿達一族》有大量的笑點與台灣觀眾有所隔閡:語言的隔閡。這部作品從報紙漫畫、電視劇、到 90 年代的電影,不管是哪種版本,全都充滿著大量的同音、諧音、轉品、雙關、類疊等等文字笑話——當然是英文文字笑話。這種文字笑話,絕對害慘了每位翻譯《阿達一族》的譯者,這還不是把小賈斯汀換成周杰倫那麼簡單,單看「東西」的全名 Thing T. Thing 就知道,你找不到任何台灣流行文化象徵取代它。它的笑點就在於它只是個……東西,你無法比喻它、修飾它、它考驗譯者對代名詞的活用程度、考驗著觀眾的笑點極限……誰家的寵物是一隻手呢?阿達家就是。

60 年代影集《阿達一族》:「小心東西!」阿達家圍欄的警告標誌跟「小心惡犬!」意義相同。
我們還是繼續粗糙地稱呼它是「東西」,但東西能成為我們印象深刻的帥氣手手,過程其實充滿曲折。它在 30 年代的漫畫裡便出現,是漫畫家查理阿達 (Charles Addams) 的創作。但東西在漫畫裡其實有點恐怖——一隻會爬來爬去的手怎麼會不恐怖!但觀眾真正喜愛東西,是從 60 年代的影集開始。在劇中飾演如同科學怪人一般呆萌的阿達家家僕「蹣跚」(Lurch) 的演員泰德卡西迪 (Ted Cassidy),獻出了他的左手,成為了東西——當觀眾看到卡西迪的手指靈活地揮舞,他們不會想到這是打不還手、沉默忠實的蹣跚之手。

泰德卡西迪飾演蹣跚。
但是,那是 60 年代,電視視覺特效的技術水準還沒那麼高,所以東西通常都住在各式各樣的盒子裡。他可能從保險箱、桌上禮物盒與高魔子的抽屜裡「探出身子」——你可以想像高大的卡西迪蹲在桌下、藏在牆後、然後從盒中用力伸直他的左手讓觀眾看見。這個年代的東西行動能力有限,他願意幫家族成員從信箱裡掏出信件,但是他從來沒有「腳踏實地」走來走去。更多時候東西就像一個「抽屜幫手」,幫忙傳遞抽屜裡的物件,頂多在十數公分的「觸手可及」空間裡動作,比如幫忙敲敲木琴或揮舞雞毛撢子,充其量更像是哪裡也去不了的阿達家吉祥物。

60 年代的東西總是從盒子裡跑出來。
1991 年電影《阿達一族》裡的東西不一樣了,他仍然是吉祥物,但他也是能為家族盡一份心力的好幫「手」,讓除了戀手癖朋友們以外的觀眾,也能輕易地因為東西的盡忠職守而愛上他——就跟手指女士一樣成為東西的愛情俘虜。東西現在會跳了,會跑了,會用激烈的手指動作表現情緒,讓加藤鷹的手指看起來像得了初期風濕性關節炎。東西事實上有點過動症徵狀,他似乎太過努力於滿足這家子的需求,而努力用五指做到凡人五指做不到的動作,並且從來不要求回報……甚至一個握手都不需要。

1991 年《阿達一族》裡的東西。
這是特效監督艾倫孟若 (Alan Munro) 的堅持,他向霸道監製史考特魯汀 (Scott Rudin) 與導演巴瑞索納費德 (Barry Sonnenfeld) 的提議,就是希望東西不只是一隻手,而是應該成為史上最偉大的舞王佛雷亞斯坦 (Fred Astaire)。亞斯坦的舞功堪稱渾然天成,他的四肢都彷彿擁有自己的生命,甚至即便他不跳舞而只是單純走過大廳,他的腳步都有種奇異的電力,彷彿下一秒就要踮起腳尖來個華麗迴旋,彷彿重力在他身旁總是弱一點,讓他能舉重若輕地在地面與空中滑行——而孟若希望東西成為神奇的亞斯坦。
佛雷亞斯坦神奇的舞步:
「你們想想,佛雷飾演過的角色其實都不會魔法——這些角色都是存在於真實世界的正常人。可是另一方面,他們似乎都超越了自然法則。佛雷是如此優雅、如此優美、如此輕盈、如此自由,當他一路跳舞躍上牆壁與天花板,那看起來自然而然。這是東西必須擁有的特質,看來如此自然……但其實一點都不自然。」

佛雷亞斯坦創作了 50 年代最偉大的視覺特技,永遠改變了武打電影與舞蹈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