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內摘要快搜 ❞
6. 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四度與諾蘭合作

霍伊特范霍特瑪。
在諾蘭拍完《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後,荷蘭/瑞典攝影師霍伊特范霍特瑪接替瓦利費思特 (Wally Pfster),成為諾蘭的御用攝影師。諾蘭的上三部電影如《星際效應》、《敦克爾克大行動》及《天能》,均是與霍特瑪合作,其中《敦克爾克大行動》更或入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入圍肯定。
霍特瑪最初是以《生人勿近》(Let the Right One In)、《諜影行動》以及《雲端情人》獲得國際關注,
「與他拍片對我而言才是真正的拍攝電影,」
霍特瑪向 Deadline 表示他對諾蘭的看法:
「總是非常實際且充滿工程,讓你感覺自己是在用非常典型且真誠的方式在拍片。沒有人用他的方式拍攝電影。不過身為一個電影攝影師,我也認為有時在作品之間做不一樣的事是比較有益的,所以我並不期望每個人都像他一樣。我們之間的關係是特別的,而且還有很多機會能繼續合作。」
7. 《天能》剪接師珍妮佛蘭姆與諾蘭二度合作

《天能》。
《天能》是自《蝙蝠俠:開戰時刻》以來,首部不是由李史密斯剪接的諾蘭電影。諾蘭請來曾剪接過《婚姻故事》、《宿怨》、《海邊的曼徹斯特》等片的珍妮佛蘭姆 (Jennfer Lame) 來剪接《天能》,出色地表現出《天能》時空交錯的敘事。 而蘭姆將繼續為諾蘭剪接《歐本海默》。
諾蘭曾向 ICG Magazine 表示他請蘭姆剪接的原因:
「對我而言,雇用他人是關於審視別人過去成就的一件事,並不一定與你現在的計畫有關,我是尋找優秀,且具有判斷力的人才。在面試的時候,是更關乎於發現彼此之間是否共同的創意語彙,而這通常是決定結果的關鍵。
與剪接師珍妮佛蘭姆第一次合作非常愉快,當她第一次來,我向她開玩笑說,這也許會是你剪接生涯中最難剪的電影──我不知道她現在會不會與我爭論這點(笑)。要以不同方向來呈現時間流逝的各種面向,意味著要超越劇本上所寫的文字,而執行成果通常在於成功的視覺轉譯。」
8.《天能》作曲家路德維希葛蘭森的第二部諾蘭電影

路德維希葛蘭森。
諾蘭與漢斯季默是好萊塢最為人知的導演-作曲家組合,兩人自 2005 年《蝙蝠俠:開戰時刻》開始合作,並以《全面啟動》、《星際效應》以及《敦克爾克大行動》三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不過諾蘭的《天能》與漢斯季默配樂的《沙丘》撞檔,讓諾蘭得以與金獎作曲家路德維希葛蘭森 (Ludwig Göransson) 合作。
這位瑞典作曲家曾憑藉《黑豹》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也曾為《金牌拳手》、A24 恐怖片《Slice》、《猛毒》以及《星際大戰》影集《曼達洛人》與《波巴費特之書》配樂。他將在《歐本海默》繼續與諾蘭合作。
9. 電影取材

歐本海默。
諾蘭的《歐本海默》將改編自卡伊伯德 (Kai Bird) 及馬丁舒爾文 (Martin J. Sherwin) 2006 年著書《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歐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兩位作者耗費 20 年研究歐本海默生平才寫出此書,書籍出版後獲得 2006 年普立茲傳記文學獎及 2008 年達夫庫伯獎 (Duff Cooper Prize) 肯定。
此書在亞馬遜的官方書摘為:
羅伯特歐本海默是 20 世紀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是一位出色的物理學家,努力在戰時為國研發出原子彈,後來卻必須面對此科學成就帶來的道德後果。
這本具有權威、備受讚賞的傳記,卡伊伯德與馬丁舒爾文耗費 25 年製作,從歐本海默的生涯早期,到成為冷戰時期的重要人物,這本書描繪了歐本海默的人生重要時光。這是一本最完善、引人入勝,且資訊豐厚的傳記及歷史。
10. 預算
根據 Variety 網站報導,《歐本海默》預算約為 1 億美元。由於《天能》成本約是 2.25 億美元《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也有超過 2 億美元的製作預算,其他像是《黑暗騎士》、《全面啟動》、《星際效應》的成本大約落在 1.5 至 1.8 億美元之間。就成本來看,《歐本海默》的規模可能會較貼近同樣為 1 億美元預算製拍的《敦克爾克大行動》。
11. 拍攝細節
環球影業證實,《歐本海默》將在 2022 年初開始製作,規格等同《天能》及《敦克爾克大行動》等片,以 65 釐米的 IMAX 及大片幅規格混合拍攝;至於拍攝地點,則尚待進一步消息公開。
12. 發行日期
環球影業預計在 2023 年 7 月 21 日發行本片。諾蘭電影在 7 月中旬推出似乎已成慣例,《黑暗騎士》、《全面啟動》、《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及《敦克爾克大行動》都安排於 7 月周末上檔,並都能順利衝出大好票房及好評,聲勢更能延續到隔年奧斯卡獎季;而諾蘭作品中,於 11 月發行的《星際效應》及因疫情延到 9 月上映的《天能》,票房相對沒有那麼亮眼。
這次預計暑假檔推出的《歐本海默》能不能延續傳統,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