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我們要討論麥特戴蒙與班艾佛列克如何在好萊塢闖出名聲,一定要提到 1997 年的電影《心靈捕手》。這部戴蒙主演的電影,拿下了兩座奧斯卡,也讓這對好哥兒們的星運扶搖直上。
但是,如果沒有戴蒙的堅持,這部電影原本可能會有不同的命運:而這甚至與席維斯史特龍演過的那部 A 片有關。

30 歲的席維斯史特龍
《心靈捕手》的三位主角,分別由戴蒙、艾佛列克與羅賓威廉斯飾演。更正確一點的說法,是「只有」羅賓威廉斯「主演」。這部電影的參演演員還有很多,包括了飾演女主角的蜜妮卓芙 ,不過,對於廣大的觀眾來說,他們只認得在電視上說學逗唱搞笑的羅賓威廉斯——連監製們也是這樣想的。
《心靈捕手》的監製,是如今惡名昭彰的淫亂電影大亨哈維溫斯坦與他的兄弟。他們覺得《心靈捕手》的劇本還可以,但是陣容弱到不行。

《心靈捕手》
舉個例子,當時身兼編劇的戴蒙與艾佛列克,連同導演葛斯范桑 ,三人一同舉薦蜜妮卓芙飾演女主角。但是,溫斯坦對這個主要陣容一致推薦的人選並不滿意,原因很簡單:卓芙根本就「不夠辣」。
現在我們在知道溫斯坦數年來利用權勢誘騙、強迫業界女星滿足他的淫慾之後,已經可以理解他這種態度背後的私心為何。不過在當時,被導演與主演保薦的卓芙,天天在片場最怕看到的人,就是嫌她無法吸引觀眾目珠的電影監製。

蜜妮卓芙
溫斯坦等人嫌的不只是卓芙,其實他們不滿意的還包括戴蒙與艾佛列克——女主角已經夠醜了!連男主角也不上相!資歷尚淺的戴蒙與艾佛列克,儘管一起寫出了《心靈捕手》的劇本,按理說是最清楚劇本裡所有角色動機的人,應當能夠演好這一對沒錢沒勢的厭世兄弟。
但是,以溫斯坦「專業」的「影壇資歷」——也就是會說出「我拍的戲比你吃過的飯還多」那種話的人。他認為這部電影不能交到這兩個沒有任何票房實力的小毛頭手上⋯⋯其實他連對威廉斯都很沒信心,畢竟威廉斯是個諧星,而這部電影其實一點都不好笑。

《心靈捕手》
戴蒙表示:
「相信我,(監製)他們真的想要搶走《心靈捕手》,他們的態度很明顯,就是『天啊,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演這部電影一定好棒棒的啊!』而且很明顯地,他們也認為應該讓布萊德彼特來演艾佛列克的角色。」

1996 年的狄卡皮歐與彼特
對戴蒙來說,《心靈捕手》是貧窮的他與艾佛列克寫出的心血,他們比任何人都熟悉這兩個波士頓小子——《心靈捕手》某種程度上投射了這兩個年輕人相濡以沫的成長過程,而現在電影公司覺得,狄卡皮歐與彼特,這兩位分別在 22 歲與 31 歲就因為《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夜訪吸血鬼》而成為全球億萬美金巨星的演員,比戴蒙與艾佛列克更適合演出一窮二白、每天泡咖啡廳的無所事事小子?這聽起來不可思議。

《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夜訪吸血鬼》超賣座
但換個角度,1997 年狄卡皮歐與彼特雙主演《心靈捕手》?哇喔,這聽起來就超級有賣點。
不用等到 1997 年的《鐵達尼號》把狄卡皮歐捧上王座、也不用等到 2019 年的《從前,有個好萊塢》,這兩位 90 年代鮮嫩多汁的新男神要合演電影,這聽起來確實很有賣點⋯⋯儘管他們壓根不適合演出《心靈捕手》的老殘窮味道。

《心靈捕手》
戴蒙也知道,放棄主演《心靈捕手》,可能是讓這部電影被更多人看到的方法——許多觀眾根本不在意 Will Hunting 是誰或是他有多 Good,自動就會為了兩大帥哥掏錢進戲院。
因此,他必須找到更強大的理由堅持下去⋯⋯而他想到了好萊塢最著名的勵志榜樣,那位 30 歲才成為男主角的前 A 片男優。

《心靈捕手》最終獲得兩項奧斯卡大獎
戴蒙表示:
「每次(監製)他們跟我們說,我們拍不好這部電影時,我們都會說,其實曾經有人這樣成功過。對我來說,史特龍的故事改變了我的人生,他有著無人能及的勇氣,而他改變了我們的人生。」

24 歲的史特龍
24 歲,對渴望青春的電影圈來說,已經是個有點晚的年歲,但是對史特龍來說,他還沒有實現當演員的願望。他還沒拍出家喻戶曉的電影、甚至連當上男主角都沒有,而更糟的是,他基本上一無所有,每天晚上都要煩惱該睡在哪一個公車站——有的公車站正對風口、有的公車站幾乎算是毒品交易站,而他有時甚至無法選擇。
連演出機會都沒有的史特龍,面對了一個麵包與夢想的終極選擇:有人問他,要不要主演這部名為《小貓與大鵰的派對》 (Party at Kitty and Stud’s) 的電影。

《小貓與大鵰的派對》:不要想歪了,史特龍在跳舞(真的)
70 年代是色情電影起飛的關鍵年代,美國、法國與日本都在 70 年代綻放出不同的情色榮景。但是在那之前,情色電影的發展,基本上就跟《夜長夢多》與《8釐米》裡演得差不多——在地下攝影棚裡以 8 釐米膠卷拍攝的私人影片,在黑市流通。
情色電影第一次成功躍上更大的舞台,要等到《深喉嚨》面世的 1972 年。這部情色電影搭著當年最熱門的政治醜聞,一口氣成為全美國的熱門話題。

《深喉嚨》,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情色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