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內摘要快搜 ❞
許多人看見「林正英」這名字,腦中浮現的第一印象多半是濃眉相連,黃色茅山道裝,桃木劍,以及身旁兩位總是在幹蠢事的徒弟。將這些印象拼湊起來,最終,都會導向當年引起港臺「靈幻殭屍片」熱潮的電影,《殭屍先生》的師父「九叔」。

林正英。
但說起來有趣,當時 33 歲的林正英,為何能在「人最怕三長兩短,香最忌兩短一長」民俗喜劇混搭「暫時停止呼吸」恐怖片的風格裡,一夕成為香港電影裡最著名的師父形象?
出身戲班的林正英,從龍虎武師成為武術指導
一切要從六〇年代開始講起。
洪金寶在 1988 年主演的電影《七小福》,講述他的京劇老師于占元,六〇年代從上海南遷香港時,是如何在艱辛狀況中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頭號大師兄洪金寶那時還叫作「元龍」,大鼻子小丑成龍還叫作「元樓」,元彪、元奎、元華……一眾元字輩的徒弟們,改變了香港武打片。

有趣的是,林正英在裡頭飾演于占元師弟,有非常動人的演出,讓他入圍隔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林正英雖然進的是京劇名旦粉菊花的「春秋戲劇學校」,不過與于占元是同門,兩邊互有交流,他也曾師從于占元──洪金寶與林正英在當時就略有交情。
京劇戲曲在香港發展式微,從小就有武打根基的戲班生們紛紛投入電影圈做龍虎武師,天生身型較瘦小的林正英,十八歲進入邵氏兄弟,當過不少女演員替身,與《唐山大兄》與李小龍合作結識之後,承蒙李小龍的慧眼,林正英因此踏入武術指導領域,《精武門》與《猛龍過江》都有林正英的參與,直到李小龍猝逝──但李小龍埋下的武打片種子,在這時正準備萌芽。
。-540x552.jpg)
李小龍與當年的林正英(仔細看的話……還有一位觀眾熟悉的元家班成員元華)。
七〇年代末,也曾受教於于占元的袁和平,找來自己老爸袁小田與當時正準備起飛的成龍,一改古早關德興版黃飛鴻的正經嚴肅,創造師徒《醉拳》,引發香港功夫喜劇電影熱潮。深諳民俗傳說題材的洪金寶,以民初武打片奠定人氣,創立自己的武行班底「洪家班」,並邀請林正英加入洪家班,林正英的電影生涯,就此翻開嶄新一章。

洪金寶 1982 年的《人嚇人》,是林正英首次扮老妝飾演道士。
林正英的武打身手正式大放異彩
1979 年,袁家班與洪家班合作,以黃飛鴻大弟子「豬肉榮」為故事主角的《林世榮》,林正英飾演搶眼的反派奪命書生,戲份不多,不過,這只是小試身手──兩年後洪金寶執導的《敗家仔》,才讓林正英的武打身手真正大放異彩。
1981 年的《敗家仔》,舞台一樣設在黃飛鴻這位香港武打超英 icon 的「佛山」開始,講述詠春拳術宗師「梁贊」的故事。家境富裕的獨家子梁贊──由洪金寶的師弟元彪主演──天生好武,喜歡在佛山找人比武學武,父母不斷發錢給對手假裝打輸,避免兒子真的被傷,一直沒發覺的梁贊,以為自己武功高強,自己還封了個「打通街」的臭屁稱號,疏不知全佛山的人,其實私下都叫他「敗家仔」。

《敗家仔》。
直到某日,他遇到戲團花旦梁二娣,原以為他是女兒身,殊不知他一身高強詠春功夫。就在另一位「敗家仔」僧格林沁之子倪飛的迫害之下,互相逃難的兩人,成為師徒,梁贊也因此成為一代武學名家。
被影迷稱作「最佳詠春教學片」的《敗家仔》,裡頭最重要的部份,自然是梁二娣教導梁贊詠春一段,但雖然與正宗南拳劉家良執導、有極大部份在展現少林拳腳兵器的《少林三十六房》類似,都是透過電影講述拳術理論。
但劉家良讓主角三德和尚劉家輝升級成高手的手法,是用有如過關一樣的教學模式,《敗家仔》沒有這麼費工,多半透過梁二娣之口以及拳腳功夫,來教導梁贊,以及說服觀眾詠春的實用性。林正英最經典的師父形象,也從《敗家仔》開始。
樹立林正英銀幕經典形象的《敗家仔》精采片段
他並非循循善誘的溫柔導師,林正英會直接讓徒弟錯一次,蠢一次,也痛一次(這樣你才會用身體記住了),笑點,多半就是從師父的不苟言笑與徒弟首次練習的愚笨展開。

有趣的是,當年林正英飾演梁二娣的造型臉上無眉,與後來令觀眾印象深刻的「一眉」道士,完全相反。
練武過程中,他會恥笑學生愚笨:
「不是很簡單嘛怎麼這也做不到」
而學生在內心反嗆:
「明明是你不會教」
但還是忍著一口氣,直到最後練會了也練成功了。在對試過程,徒弟青出於藍留一手,保留師父的面子,而始終板著一張臉的師父,不留情地還擊,只回了一句「戰場無父子」,徒弟也只好摸摸鼻子認了,也學到真正的最後一課。

不過裡頭最拼命的,還是要屬武術指導兼演員身份的肥導演。
嚴肅但也能幽默的「師父」形象,永不褪色
林正英電影形象的有趣,在於他打從一開始就是「師父」。不像七小福們的洪金寶、成龍、元彪的喜劇表演,是各種動作逗趣、表情浮誇的小丑,個性與外表一樣嚴肅的林正英,跳過愚笨的丑角徒弟狀態,出現在觀眾面前,就是不怒而威的師父樣貌──我們所熟知的《殭屍先生》「九叔」,正是集結林正英各種威嚴形象後,再加上,一點逗趣。

《殭屍先生》上映前沒人看好,甚至預估會賠錢,但沒想到叫好叫座。
在電影開頭,就是兩位調皮搗蛋的徒弟──錢小豪飾演身手極佳的秋生,許冠英飾演衰臉擔當的文才──在捉弄彼此,將師叔(陳友飾)移靈趕屍的遺體弄了個亂七八糟,功力高強的師父才緊接而來解決爛攤子。
也難怪許冠英拒絕《殭屍先生》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師父林正英的威嚴以及偶爾的不正經搞笑(像是不懂西餐禮儀,喝西洋茶鬧了笑話),和徒弟許冠英與錢小豪的一搭一唱以及插科打諢,不斷闖禍,才讓恐怖僵屍的氛圍的《殭屍先生》添增了火花十足的喜劇元素──也讓林正英確立茅山道士師父的電影形象。

林正英與許冠英後來在 1992 年的《新殭屍先生》再次合演師徒。
當然,距離林正英逝世,二十四年過去了,香港電影不再有八〇年代百花齊放的輝煌。香港最擅長的類型電影,也隨著市場式微及許多更吸引眼球的娛樂,失去它原先受矚目的舞台。
當年引發跟風電影熱潮的《殭屍先生》,熔合武打、搞笑、恐怖於一爐,是天時地利,也是最重要的人和──因為它讓我們親眼見證一位武打喜劇巨星的誕生,「林正英」這位演員,本身就是風格:嚴肅但偶爾露出詼諧幽默的「師父」形象,也是幾乎無法動搖的「一眉道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