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突然下起了暴雨……城市負荷不了如此突然的降雨量,發生了洪災。有人說,這都是米國的陰謀,是他們的氣象武器引發了數千里外的磅礡大雨,我們可以嘲笑他腦洞太大了、並期待他「雖遠必誅」的決心。不過事實上,操控氣象在電影電視圈並不是新鮮事,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年來,在銀幕上能夠「呼風喚雨」的狂人們。

中國鄭州發生嚴重淹水死傷事故。
1. 1999 年電影《攔截暴風眼》(Storm)& 2009 年迷你影集《風暴》(The Storm)

1999 年版(左)與 2009 年版,都可以看到早逝的路克派瑞。
你未必看過這兩部作品(除非你對 B 級電影有驚人的熱情),這兩部作品不但連名字都一樣,連兩片主演男星路克派瑞 (Luke Perry) 與詹姆士范德比克 (James Van Der Beek) 都很像——他們長得不像,不過他們都是演過大熱電視劇的奶油小生。這兩部作品的劇情也都一模模一樣樣,讓人容易誤以為這兩部相隔十年的作品有父子關係——而且路克也演出了 2009 年這一部。

《攔截暴風眼》。
《攔截暴風眼》與《風暴》的劇情差異小到可以無視,兩部作品的男主角都是氣象科學家,他們都掌握了某種控制氣象的科技,而他們都被誘導或被迫將這項科技,發展成可以獨立操作的氣象兵器。那麼,是誰逼這兩位大帥哥就範的呢(這句話好色),答案統一都是軍方。某位將軍想要掌控天之不測風雲,最後卻造成了巨大的災難,等待顏值高過智商的男主角來擦屁股。

《風暴》。
不是很推薦你去找這些作品來看(或者你可以看看 2017 年的《氣象戰》),不過,這兩部風暴作品再次突顯了美國軍方對氣象兵器的野心,而這不是 B 級電影的幻想,而是世界強權多年來的野心。我們要請教氣象科學家亞倫羅伯克 (Alan Robock) 博士,他早在 80 年代就在研究「核爆冬季」對地球造成的影響,他研究所謂的「地球工程學」(geoengineering),找出可以改造地球的方式,其中包括了控制地球的氣象變化。而 CIA 的專家們某天打電話給他:
「我們可以偵測出有人在控制美國的氣象嗎?」

亞倫羅伯克博士。
CIA 不是打來閒聊的,而這個問題的另一個意義,就是「有人能控制氣象嗎?」甚至是「我們能控制別人家的氣象嗎?」美國國家科學學會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就發表了一篇關於地球工程學的報告,而美國國科會背後的大金主之一,就是 CIA,CIA 要求美國太空總署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一起出資,成立了美國國科會。而羅伯克博士相信,CIA 是國科會的幕後主導勢力。他認從這篇由美國尖端科學家製作的報告裡,可以窺見 CIA 的氣象兵器思維。

美國國科會。
2. 1998 年電影《復仇者》(The Avengers)
這是你比較不熟悉的復仇者們:根據 60 年代英國特務影集《復仇者》改編的 1998 年同名電影,浪費了鄔瑪舒曼 (Uma Thurman) 包裹在皮衣下的修長美腿、與俊帥的雷夫范恩斯 (Ralph Fiennes) 紳士風範。不過這部仍然有少數觀眾喜愛的邪典電影裡,由史恩康納萊 (Sean Connery) 飾演的大反派,與今天的題目有關:這位科學家暨英國爵士奧古斯特迪溫特 (August De Wynter),不但有一個很氣象的姓氏(Wynter 根本就是 Winter 改來的),而且他的野心也很氣象——他說,氣象不是由神決定的,應該由我來決定。

《復仇者》。
迪溫特博士主導了普洛斯彼羅計畫 (Project Prospero),這個以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劇作《暴風雨》(The Tempest) 主角普洛斯彼羅公爵為名的計畫,內容一望即知:迪溫特想要控制暴風雨的生成、包括下雪等等氣象變化。他像個 007 電影的反派一般,禮貌地寄出了勒索信給世界大國的元首們。而他決定先來個預演說服大家:他製造了一個巨大的龍捲風,準備肆虐倫敦。

《復仇者》。
又是科學家的幻想,只不過這次受難的變成了英國人。康納萊飾演的迪溫特這個角色,很明顯在諧仿康納萊的個人履歷:除了迪溫特就像 007 反派一樣、以及康納萊也曾受封勳爵之外,康納萊個人強烈的蘇格蘭獨立主張,在這個破壞大英和平的電影裡,成為昭然若顯的弦外之音。

《復仇者》。
聽起來這次是某個科學家發瘋了,而與軍方毫無干係。電影裡是這樣,現實中則非如此,早在 20 世紀初,英國政府在薩福克海岸的奧福岬 (Orford Ness) 進行了數個實驗,其中一個就是研究如何製造出人工雲,而這項研究同樣出於軍事理由:英國想藉由人工雲欺騙德軍戰鬥機,在那個憑借飛行員個人目視能力的時代,一大塊飽滿的雲層,可以讓德軍做出錯誤的判斷。很可惜地,與大多數用於戰爭的科學實驗一樣,這項向諸葛亮看齊的造雲實驗失敗了。

奧福岬:英國軍方重要的實驗基地。
與大多數用於戰爭的失敗科學實驗一樣,造雲實驗成為了下一次實驗的「成功之母」:1967 年 8 月越戰時期,美軍的「卜派行動」(Operation Popeye),成功讓越南部份地區多出了 30% 的降雨量,這些叢林裡的大雨,可以降低北越游擊隊的行動能力與輸運戰備物資的速度。

卜派行動:人造雨成為戰爭的武器。
而加上上面羅伯克博士的證言,看來從 60 到 80 年代,CIA 對氣象兵器的熱情仍然沒有消退。羅伯克博士這麼多年來,持續疾呼大眾,要對氣象兵器提高警覺,而他認為,CIA 可能已經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