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馬太福音 10 章 16 節)
《失蹤人口》(Gone Baby Gone) 的開場是主角私家偵探派翠克(Patrick,凱西艾佛列克/Casey Affleck 飾)以旁白念出這段經文,開宗明義將本片定義成一個道德困境的故事──波士頓的多爾切斯特街區,年僅四歲的小女孩阿曼達無故失蹤,派翠克受雇找回女孩,卻因此捲入黑幫內鬥以及警方黑幕,幾度翻轉之後查出了真相,但是怎麼面對真相,卻成了無比艱難的道德抉擇……
《失蹤人口》正式預告:
本片的導演和編劇,是主角凱西的哥哥班艾佛列克 (Ben Affleck),這是兄弟檔首度合作,也是班艾佛列克首度執導商業長片。故事出自推理作家丹尼斯勒翰 (Dennis Lehane) 的同名小說,屬於派翠克與女友安姬聯手辦案的《戰前酒》(A Drink Before the War) 四部曲的完結篇。同系列故事都有共同特徵:案件嚴重性不高但牽連廣泛、涉及公部門內部矛盾,而真凶從最初就在派翠克視線範圍內。順帶一提,之後班艾佛列克再度改編了勒翰的另一部作品《夜行人生》(Live by Night)。
*以下有雷,請謹慎閱覽
經過班艾佛列克改寫的劇本,把派翠克放進一個複雜的抉擇困境當中,他越是接近真相,這個抉擇就越艱難,經過三次反轉才來到結局,但他的終極抉擇卻讓觀眾嗤之以鼻。問題是:在這個困境中,無論派翠克如何抉擇,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班艾佛列克的編劇功力早在《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就已經備受肯定,初任導演卻絲毫不見新手的稚嫩青澀,不但敘事沉穩、運鏡準確,而且帶給觀眾的哲思餘韻極具思辨性。
-750x431.jpg)
派翠克和安姬耗費心力才找到阿曼達,卻為該不該送她回家而反目。
略去中間的劇情進程,當派翠克發現阿曼達其實是在警方的默許下,被交給退休警探、相當於他半個恩師的傑克 (Captain Jack,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 飾) 扶養。該不該把阿曼達帶回毒蟲母親海倫(Helene,艾美萊恩/Amy Ryan 飾)身邊?成了派翠克的道德困局,而女友兼助手安姬(Angie,蜜雪兒莫娜漢/Michelle Monaghan 飾)的視角也就代表多數觀眾的立場:讓傑克留下阿曼達,給她一個安全幸福的成長環境。但這個選擇是正確無誤的嗎?
-750x412.jpg)
傑克被捕,這個結局恐怕是多半觀眾都無法認同的。
派翠克通知了警方和媒體,傑克被拘捕,阿曼達「獲救」。這是本片最引人入勝之處,班艾佛列克並沒有媚俗的設計一個開放結局把觀眾懸在半空,但相信很多觀眾也都不認同派翠克的決定。前段劇情已經反覆告訴觀眾一個事實:海倫是個極度不盡職的母親,把阿曼達送回去,很可能就扼殺了她的人生。相同的困局,近期也出現在《東城奇案》(Mare of Easttown) 之中。透過這個看似不合常理的安排,凸顯了故事的內面主旨──「正義」的認定,究竟是該從眾媚俗?還是本於最簡單的直接事實?
安姬無法認同派翠克,就此分道揚鑣;與案件相關的各方人士,有人放心、有人失望,新的社會新聞佔據了媒體版面和大眾目光,阿曼達不再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平靜的回到了海倫身邊。真正的回馬槍這時才捅進觀眾心窩。
-750x405.jpg)
派翠克與阿曼達最後兩句對白,成為全面的重心。
派翠克暫代保母,和阿曼達一起看電視。這是他全片唯一一次和追尋了整個故事的目標人物好好說話,執行了正義的滿足餘韻還掛在他掩不住笑意的嘴角、和閃閃發光的眼神。
「這就是妳的米娜寶 (Mirabelle)?」
「是安娜寶 (Annabelle)。」
派翠克的笑容凍結、眼神失去了光芒。這是全片最後兩句對白,故事結束。劇本以這兩句力道最重的對白,直接戳穿了所有人(包含戲裡的派翠克和螢幕前的觀眾)的自我想像、自以為是、自我滿足的正義。每個人都以為自己非常關心阿曼達,我們都花了一整部電影的片長去尋找她,但我們卻連她手上那個娃娃的名字都搞錯,我們從來都不曾真正的了解阿曼達。
原片名「Gone Baby Gone」就告訴我們:寶貝 (Baby) 失蹤了兩次 (Gone),天使般的阿曼達先是從我們的視線中失蹤,最後又徹底的從我們心靈中失蹤。道德困境?是的;抉擇難題?沒錯;在這場悲劇中,我們都是沉默的共犯。回推到本片開場引述的經文,你以為自己是蛇還是鴿子?還是披著羊皮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