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影史神兵利器超厲害!前所未見的《險路勿近》牛鎗,背後隱藏的本意很殘酷

在電影裡,我們見識各種了結生命的方式,那意味著,電影世界的兵器榜,比我們想像的武林世界刀劍還要豐富有趣。但是,今天我要介紹的電影兵器,看起來既不有趣,甚至有點平庸。可是,如果你看過《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 ……我甚至只要說出這部電影片名,你就懂我要提的是什麼。不是那把霰彈鎗(但我等等會提到)、也不是哈維爾巴登 (Javier Bardem) 的頂上假髮,而是那把氣動牛鎗 (cattle-gun)。

《險路勿近》劇照01

哈維爾巴登飾演安東奇哥。

推薦閱讀 >>「影史兵器譜的神兵利器」系列相關文章

 

在《險路勿近》裡如此恐怖的牛鎗

一瓶瓦斯筒、一條橘色橡膠管、連接到一根附有把手的管子。這把氣壓牛鎗甚至不能讓你飛撲掃射,你必須一手提著氣筒,一手握著把手,當你「發射」的時候,如果目標距離你三公尺以上,那麼你這把氣鎗只會帶給對方一陣強風……根本稱不上殺傷力。而且,如果你無法一發阻止對方,那麼以這種手持氣筒能有的最大壓力,它未必能提供多長的續戰力。牛鎗缺乏行動力、缺乏持續力、與其說是鎗枝,甚至更近乎於近戰武器——而它甚至比長劍、長鎗、與匕首都難以使用。

《險路勿近》劇照02

「這是什麼玩意?」

標註真正重要的一件事:牛鎗在《險路勿近》裡如此恐怖、由哈維爾巴登飾演、拿著牛鎗的安東奇哥 (Anton Chigurh) 也很恐怖,但是,牛鎗在整部電影裡只造成了兩位犧牲者——其中一位還是旅館房門的門鎖。這很容易造成誤解,因為奇哥確實在電影裡製造了一條血紅的險路,而他造成巨大殺戮的手段,竟然不是這部電影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器。但是,這把牛鎗殺死唯一一位人類的過程,實在太令人震驚、恐懼,那清脆的一擊,甚至沒有太多血花,卻狠狠打在每個觀眾的腦門——那甚至不需要看大銀幕也能感受。

《險路勿近》牛鎗最初的概念圖

《險路勿近》牛鎗最初的概念圖。

如果你已經看過《險路勿近》,我極度不建議你欣賞這短短一分鐘的片段——這片段絕對會讓觀眾感覺,一分鐘竟然可以如此漫長。

柯恩兄弟 (Coen brothers) 能夠成為影壇大導,就在這短短時間的節奏掌控上,這是他們讓爆炸貝只能被叫爆炸貝的原因,他們不需要火藥與碎片,一樣能製造持久深遠的爆炸。奇哥在《險路勿近》裡,用手銬勒死警察(其實近乎割裂對方的氣管)、用手鎗爆了兩個人的頭、用裝著滅音器的霰彈鎗殺了 5 個人、一次狙擊爆頭、還有一次畫外殺人。以上 10 場殺戮的過程幾乎都是安靜平和,被害人連尖叫哭喊都沒有,包括了牛鎗這場戲,奇哥舉起牛鎗抵住被害人額頭時,甚至還花了好幾秒——那可憐的傢伙有充分機會可以逃離。

《險路勿近》劇照03

手銬片段漫長地令人非常不安。

但是,牛鎗並不是出自於柯恩兄弟的創意,事實上,這部改編自戈馬克麥卡錫 (Cormac McCarthy) 小說的電影,在鎗煙硝火方面,極度尊敬原作——甚至尊敬到偏離現實。例如小說《險路勿近》裡,形容奇哥裝在他霰彈鎗上的滅音器,「跟啤酒罐一樣」。問題是,現實世界裡的霰彈鎗滅音器,根本不可能那麼小。儘管小說這樣寫,當改編成電影時,相信電影編劇可以做出適當的修改——《險路勿近》編劇正是柯恩兄弟,而他們一致決定忠於原作。

《險路勿近》劇照04

柯恩兄(中)弟(右)與他們的殺手奇哥。

最後道具組真的做了一個跟啤酒罐一樣小的滅音器……反正也不是每個人都認識霰彈鎗滅音器的模樣,只要大家看到鎗口前有個閃閃發光的裝置,很容易就會理解它是滅音器。而牛鎗也是「照本宣科」,劇本完全遵照《險路勿近》小說的描寫,讓牛鎗按照麥卡錫的描寫製作,沒有添加任何花俏的創意。

《險路勿近》劇照05

《險路勿近》裡的「啤酒罐滅音器」(上)與真實霰彈鎗滅音器(下),有明顯的大小差距。

道具組總監凱斯華特斯 (Keith Walters) 表示:

「以這支武器的經典程度來說,它製作的過程還蠻簡單的。我們需要它至少能被手持、還能被移動,這樣奇哥才能提著氣筒行兇。而沒有觀眾知道牛鎗會是什麼樣子,甚至當觀眾看到奇哥提著它出場時,也不會感覺有什麼好害怕的——又不是他舉著鎗跑出來——直到他用這把鎗殺死一個人時,觀眾才意識到這是什麼。我不覺得有人看過這種殺人方式,這不是你常見的武器,那是這部電影裡最神秘的事物之一,在你第一次見識它之前,你完全搞不懂這是什麼。」

《險路勿近》劇照06

《險路勿近》劇照。

道具組從阿布奎基的二手商店,買了兩管氣筒,他們再加上一根橡膠管與金屬把手,登登,殺牛、殺人兼開鎖的萬用牛鎗就誕生了。這把牛鎗最不符合現實的部份,是它的擊發音——那是修改釘鎗發射的聲音製成的。

為什麼是牛鎗?為什麼電影沒有把牛鎗改成一把便利擊發的烏茲衝鋒槍?這樣殺戮成性的奇哥可以收穫更多人命……而柯恩兄弟為什麼沒有將它改編得更刺激呢?因為這把鎗的劇情意義,比它實際的殺傷力更大。

《險路勿近》劇照07

奇哥。

牛鎗是用來「鎮靜」(stun) 牧場牲畜之用,在豬牛被屠宰之前,農人在牠們頭上使用牛鎗,即便這一鎗無法迅速殺死牠們,也會讓牠們徹底昏迷。你可以說這是比一刀刺入頸部放血更「仁慈」的屠宰手法,但是當奇哥把這種屠宰手法運用在人類身上時,觀眾也許會開始質疑……這是仁慈的處決方法嗎?比被人用霰彈鎗爆頭還仁慈嗎?但是另一方面,對手法俐落簡潔的奇哥來說,毋庸置疑地,他認為人類與畜牲沒有任何差別,人類只是會說話的牲畜,可以隨意收割他們的性命——沒有罪惡感的他,字典裡應該不存在仁慈兩字。

《險路勿近》劇照08

巴登抱怨這個妹妹頭,導致長達兩個月沒有人要跟他上床。

掃射不是他的行事原則,效率才是,牛鎗能帶奇哥進入許多上鎖的門、在人群之中也不會引人注意,更棒的是,它不會留下子彈(留下被追查的線索)、不用攜帶子彈、也不用擔心子彈用光的問題,而且,它也不會製造大量出血,不會讓自己被噴得全身物證。乾淨、簡潔、萬用,牛鎗對這位沉默的殺手而言,幾乎是天作之合。這是我們必須敬佩小說家麥卡錫之處,他設計了如此同時展現殘酷與效率的恐怖武器,讓人好奇,為什麼《險路勿近》之前沒人想到這個完美的武器創意。

《險路勿近》劇照09

各式各樣的奇哥牛鎗玩具版本。

所以不是柯恩兄弟為什麼不修改小說,而是沒有修改的必要,牛鎗成為了令人驚心動魄的電影兵器,過了這麼多年,它看起來依舊殺氣騰騰,血腥味揮之不去。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