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只有機器人的世界才能是樂園 ?《伊甸》結合台日優秀團隊,Netflix 首部自製動畫影集

伊甸》是 Netflix 第一部自製動畫影集,結合台日的優秀團隊攜手合作,導演請來曾執導過《鋼之鍊金術師 BROTHERHOOD》的入江泰浩擔當,而動畫方面則是由台灣西基電腦動畫 (CGCG inc.) 負責製作。

 

人類滅絕千年,只有機器人的「伊甸」是否就是樂園?

《伊甸》的故事背景建立在一個只有機器人的世界,因受到環境汙染,人類早於 1,000 年前滅絕,地球只剩下機器人。某天位於伊甸三號的兩位機器人在路上撿到一個人類小孩,正是本作的主角「莎拉葛瑞絲」。雖然機器人被設定為「判定人類是有害必須消滅的存在」,而且機器人不能自主學習、探討人類文明,但伊甸三號的兩位機器人卻違反了指令將莎拉扶養長大。

某天,莎拉得知伊甸三號有其它人類,打算前往尋找,沒想到卻被警備機器人發現,為了避免莎拉被警備機器人銷毀,扶養莎拉的兩位機器人帶著她逃離了伊甸……

Netflix 動畫影集《伊甸》劇照。

不管是機器人對「人類」定義的設定,還是在人類全滅絕後,充滿機器人的世界,可以明顯看出編劇想營造一個烏托邦的世界,而在《伊甸》的世界中只有莎拉一個人類,和冷冰冰的機器人相比,莎拉的情感表現及行為都非常突出,或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連那些只會照著設定行動的機器人看起來都不這麼冷酷了。

莎拉是反烏托邦的代表,從最初撿到莎拉的機器人開始,到逃離伊甸後認識的機器人,她的存在得以改變這些機器人,讓伊甸不再是個以排除人類為指令的世界。機器人和莎拉的互動很有趣,他們不知道人類為什麼要流淚、為什麼要吃東西,對機器人來說「情感」是不存在的,指令就是一切。

 

設定有小 BUG,但仍推薦闔家觀賞

本作世界觀看起來非常浩大,感覺可以深入的細節不少,但在完整看完一遍後發現,有很多設定衝突的地方,從一開始撿到莎拉的機器人為什麼可以違背指令的地方就有點奇怪,而片中也有不少細節是建立在機器人有「心」、「情感」的前提下,才得以成立。

或許是近期看了《Vivy -Fluorite Eye’s Song-》這部描述 AI 和人類是否可以共存的動畫,《Vivy》在細節方面非常優秀,相較之下《伊甸》走的是比較輕鬆的氛圍,劇中用「愛」感化一切的 BUG 和最開始的設定相悖,這樣的細節就讓我耿耿於懷。

可能也因為《伊甸》只有四集,每集一共 25 分鐘,大約一部電影的片長,可以描述的篇幅不多,細節方面就沒那麼考究了,至少整體氛圍輕鬆不沉悶,結局圓滿,不過走的就是比較套路的劇情了。

Netflix 動畫影集《伊甸》劇照。

總的來說《伊甸》是部闔家觀賞的動畫,如果只是想輕鬆看動畫,對細節不太要求的觀眾,可以趁著宅在家的時間全家一起觀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動畫製作來自於台灣,高出預期的好品質

另外,我在看完《伊甸》後才發現,這部的分級制度是 7+,適合家庭觀賞,可能一開始就不是瞄準年齡層較高的族群製作,但它可不會因為是子供向作品就隨便製作,我可以打包票的是《伊甸》的製作絕對高出預期。

Netflix 動畫影集《伊甸》劇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西基電腦動畫?這是一家 1988 年就已經在台灣成立的一所動畫代工製作公司。他們曾參與製作過《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Final Fantasy XII》等等知名大作,如今是台灣最大的電腦動畫代工製作公司。

幾年前我是不太喜歡看 2D+3D 動畫的人,我覺得這樣的動畫既沒有迪士尼的流暢度,人物造型也不討喜。直到看過那個靠 3D 動畫聞名業界的「橘子社 (Orange)」作品後,我沒想到 3D 動畫居然可以在保有日系畫風的情況下,也能做的像 2D 動畫一樣流暢,所以當我看到 Netflix 上架《伊甸》這部作品、又看到這是台日聯手製作的 3D 動畫時,忍不住想去看看台灣的電腦動畫公司實力究竟如何?

Netflix 動畫影集《伊甸》劇照。

本作採用 2D 影像結合 3D 建模,我原本預想會有卡卡的感覺和不協調的尷尬感,沒想到畫面的流暢度以及人物的肢體都十分自然,看完以後覺得「台灣動畫要起飛啦!」。台灣的動畫實力原來這麼優秀,透過這次 Netflix 和 CGCG 聯手製作《伊甸》這部動畫,希望有機會讓這麼優秀的團隊更加聲名遠播。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