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昭和年代的怪獸電影中,由大映推出的《大怪獸卡美拉》,其續作《大怪獸決鬥 卡美拉對巴魯剛》在投入常態三倍的 A 級預算後再度創下好成績。然而扣掉成本後不僅沒賺錢,而且在事後檢討中還發現新問題:許多被第一集吸引來的兒童觀眾,在第二集沒出現怪獸的片段就漸漸不耐煩起來 ……下一部片若還想繼續賣座,勢必要針對這做些改變。
調整腳步再出發,卡美拉系列第三部電影登場
首先,在針對預算超支這點做調整之前,大映倒是先決定了由湯淺憲明一人身兼續集的導演及特效導演的職責分配。這對前兩集分別作過這兩份工的湯淺來說不全是壞事──這可以讓他有更多空間實現自己的想法。
而從前兩作的經驗中,不論是湯淺或者製作人永田秀雅(也就是大映社長「喇叭永田」永田雅一之子),都認為接下來的《卡美拉》電影應該要以兒童為目標,改善湯淺口中
「電影一旦進入人戲,戲院就變成了運動場」
的窘境。不過,第三度擔綱編劇的高橋二三以及其他劇組成員,則是普遍希望保留前作的成人取向劇情。

再次登場的卡美拉。
同時,在新對手怪獸的發想創作上,則有另一層面的考量。在第三部電影登場的新怪獸「加歐斯」(ギャオス),整體設定可說個性鮮明:巨大蝙蝠般的外形,口中可以吐出尖銳叫聲和超音波刀刃光線。喜歡攝食活生生的人畜以及人血,擁有斷一隻腳也能長回來的頑強再生力,但非常怕太陽光,身體細胞一照到紫外線就會嚴重萎縮。人類不管使用何種戰術,都得先拖住牠直到太陽升起時才殺得死。
寫到這邊,應該不難看出加歐斯的原形正是吸血鬼──據說大映團隊之所以從吸血鬼發想,是因為認為西洋知名怪物中,東寶已經搶先改拍了「金剛」以及「科學怪人」這兩個題材,便取而求其次。

台譯《飛天妖》,卡美拉系列第三部電影《大怪獸空中戰 卡美拉對加歐斯》(大怪獣空中戦 ガメラ対ギャオス)海報。
昔戰地底怪,現有飛天妖 :《大怪獸空中戰 卡美拉對加歐斯》
而《卡美拉對加歐斯》的最終劇本,或許可說是上述這些折衝考量之下的結果。
為了讓兒童觀眾保持耐性,電影和前作一樣,開場後就能見到卡美拉,其後的人類角色鋪陳也盡量加快,避免拖延加歐斯首度登場的時間。不過,這次的人戲以高速公路開發工程和山區居民的衝突為大背景,不論是雙方你來我往和村民私底下的利益糾葛,雖然說也是淺淺地演過去,但多少還是保留了一點嚴肅寫實氣味。
但別忘了第一集《大怪獸卡美拉》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愛龜少年──所以村長家這次也有了一位喜愛卡美拉的少年,後來也將成為扭轉劇情甚至調解對立的關鍵角色。

反對開發但背地亟需補償金的村民。
在工程單位與村民僵持不下的同時,遠處的山裡冒出不吉利的綠色光芒。前往調查的直升機飛到光源上方,卻被一道黃色光束硬切成兩半墜落。
為了挖新聞闖入山中的記者,在少年的指引下來到發光洞窟,卻被洞外的加歐斯一口吞下,少年也被捉在爪上;就在這緊要時刻,兒童們最好的夥伴怪獸卡美拉也旋轉著從天而降……(待續)
看更多 >>【飛天神龜卡美拉】系列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