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蔡銀娟導演執導的電視劇《火神的眼淚》,劇情描述一群大員市消防局同安分隊的消防隊員,在每次面臨驚險的打火、救護與救援任務中看見人性與社會百態,透過他們執行的案件揭露許多消防職業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
平時同安分隊是生命共同體,一起出生入死,脫下制服的他們,卻各自面臨不同的人生課題:邱漢成(溫昇豪 飾)在妻小與工作中陷入兩難,雖然熱愛消防,但卻無法顧全家中 5 歲女兒和將臨盆的妻子,甚至連妻子生產都可能無法陪伴在側;唯一的女隊員徐子伶(陳庭妮 飾)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不輸男性,卻始終無法獲得家中的支持,武裝著自己脆弱的一面;張志遠(林柏宏 飾)平常執勤是最熱血、最奮不顧身的勇者,但在深夜,他總是做著相似的惡夢,他身上背負著什麼樣的過去呢?林義陽(劉冠廷 飾)是個充滿正義感的隊員,維護同伴不遺餘力,執行公務也時常與人發生爭執,成為令長官頭痛的對象。他們將共同面臨一場大火,改變彼此的命運。

《火神的眼淚》。
作為第一批能在戲院透過大銀幕觀賞《火神的眼淚》的影展觀眾來說,我們毋寧是幸運的,一方面特效經由銀幕的呈現能更有宛如親臨現場的擬真感,再者導演和製片以及演員謝章穎來到現場,與觀眾討論拍攝起源和回答觀眾提問,我們更能了解一個劇集拍攝的不易,和導演想透過這部戲傳達的意旨。蔡銀娟導演透露,會想創作這樣的消防員職人劇題材,是因為:
「前幾年看到台灣有好幾場大火,很多新聞報導提到消防員的殉職,深入暸解後其實內心有非常多的感觸。」
她坦言田調後才驚嘆台灣的消防員的工作非常的多元又複雜、勤務量也很重,又要面臨人力不足、裝備老舊等問題,她希望透過《火神的眼淚》讓更多台灣人來了解,我們台灣消防員的辛苦,跟他們面臨的挑戰。

《火神的眼淚》邱漢成(溫昇豪 飾)。
看完了一二集,我們確實感受到消防員工作量的繁重,那不只是生理上的勞累,更是精神及心理上的,面對民眾無理的謾罵,甚至找上議員關說的委屈無處訴說,民眾濫用資源卻依然要本於職守把工作做好的無奈(其中一位甚至是徐子伶的母親),和不被家人認同或諒解自己工作的兩難,本劇都有詳實細膩的呈現。同理心從來是很難做到的事,如果我們對劇中的刁民只想搖頭嘆氣的話,那麼透過本劇反向思考,試想若消防員是你的家人,你忍心讓他受這種磨難嗎?我想換位思考,是看完《火神的眼淚》前兩集所能帶給我的小小啟發。

《火神的眼淚》。
做為全劇唯一的女消防隊員,子伶一角的設置也饒富意義。劇中她想考分隊長卻被前輩嘲諷:
「女性不要太強勢,太有野心,很不可愛。」
媽媽王琄甚至當著她的面直言:
「如果當初生的是兒子就好,你爸就不會跑走了!」
我們委實為她的處境感到心疼,卻也相當程度反映了不只是台灣,甚至是整個世界性別從來未曾真正平權的事實。女性只要「一旦」(或可能成為)優秀,就會傾軋到男性,就成為了不可愛的存在。
作家張曼娟在自己唸中文碩士班時,與教授的一次聚會中提到,教授曾環視著他們這些女生說到:
「妳們真的都很優秀,可惜不是男生。」
這個可惜所指為何,又為何一個如此荒謬、開時代倒車的話語,會出自一個教授之口?仔細圍繞我們身處的環境,不只學術界,乃至各種職業場域,對女性從來不是友善的,口頭上的平權並未真正為落實為生活上的平權,因此今年奧斯卡入圍名單赫然出現兩個女導演同時入圍,才會變得如此醒目而值得誌記。

《火神的眼淚》徐子伶(陳庭妮 飾)。
我想導演蔡銀娟因也有意識到這個普遍存在,卻鮮少有人提出的問題,才特別安置了子伶一角,去讓觀眾反思。同儕的排擠不難想見,但若同為女性的母親都冷言冷語,那才會成為澆熄她熱情的最後一道猛流。看完了首兩集,我更期待三四集之後,導演會如何鋪排這些關於「同理心」的橋段,不只是民眾對消防員辛勞工作的同理,夫妻彼此對經營生活和婚姻的同理,更是女人之間的同理,甚至能讓這個父權文化體系下的我們多一點同理心的投射,我想這是《火神的眼淚》在拍攝台灣第一齣以消防員為題材的職人劇之外,更具時代進步意義的精神體現。

《火神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