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那些恐怖電影教我們的事:購買來路不明商品,會讓你的小孩被殺人娃娃纏上!

各位父母,這就是關鍵了。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小孩,跟被殺人魔靈體附身的娃娃共眠(安迪睡前還親了恰吉)、害你的好友慘死(就是報馬凱倫去買娃娃的櫃姐)、甚至差點害自己也 GG,那麼你真的不能因為貪小便宜,就購買來路不明的娃娃。

如果凱倫沒有因為三折價而動心、如果凱倫因為娃娃看起來明顯已拆封而拒買、如果凱倫立刻向消基會或警察保智大隊舉報這個可能賣假貨的傢伙,那《靈異入侵》到這裡立馬就 THE END。

《靈異入侵》劇照。

凱倫買下的娃娃連盒子上都有破損,要給負評。

 

小精靈:單親爸在中國城小店買「魔怪」,結果為家庭帶來災難

「意外的禮物」,是恐怖電影、鄉野傳奇與童話裡最常見的劇情驅動元素之一。我們可以在 1984 年的恐怖喜劇電影《小精靈》裡看到另一個例子。

《小精靈》整部電影是從父親的悲催講起:電影一開始蘭德帕契 (Rand Peltzer) 先生的獨白,他是個發明家,帶著發明到店家兜售,同時也想買禮物給兒子,而他來到了唐人街。到這麼龍蛇雜處之地發展事業、順便買孩子禮物,實在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特別是《小精靈》把唐人街設計的宛如《銀翼殺手》的街區外加《機器戰警》的底特律,完全是 Sin City 模樣。

更糟的是,蘭德先生還選了一家開在地下室的店舖參觀,他在完全不清楚店鋪營業項目的情況下,就進入購物了。

《小精靈》劇照。

《小精靈》:魔都化的唐人街。

諷刺的是,他還要尻洗店長的孫子:

「難怪你要到馬路上去攬客。」

問題是,走進店裡買下不明禮物的人卻是他。當然,事實是蘭德先生的事業也不怎麼高檔,看看他的發明就知道:「浴室好夥伴」,這是一個結合刮鬍鏡、牙刷、牙膏、牙籤、指甲刀、磨甲刀、牙醫鏡的小盒子,簡單說就是「洗手間的瑞士刀」。很明顯,把浴室好夥伴稱為「世紀最偉大發明」的蘭德,眼光不怎麼精準。而他選禮物的眼光就更糟了──他看上了店裡的神秘生物「魔怪」(Mogwai),花了 200 美金買下它。

電影《小精靈》中前往唐人街買「魔怪」當禮物的發明家(與有點怪怪的發明品)。

「浴室好夥伴」最大的問題是會亂噴牙膏。

很明顯的,蘭德的兒子比利不是學生(電影開頭他正要去銀行上班),看起來比利也差不多超過高中生年紀。比利很有禮貌、不愛抱怨、是個認真的好孩子,但這就更難解釋,為什麼一位父親會買下外型可愛的小精靈,送給成年的兒子作為聖誕禮物?更何況,比利自己已經有一條寵物狗巴尼了。

如果你家已經養了一隻狗,要再養一隻貓,也許得考慮很多層面,例如牠們會不會打架之類的麻煩問題。更何況,現在要同時養一隻狗與一隻……毛茸茸的不明生物?

《小精靈》劇照。

《小精靈》:父親硬要買下這奇怪的生物

還有,在銀行上班的比利,竟然把狗帶去上班,很明顯地比利要養活自己已經有點分身乏術了,現在還要再養另一隻寵物。先不管這小毛球不能見光與碰水的麻煩照顧原則,這個禮物與其說是個禮物,不如說更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嘿,比利可是電影男主角,善良的他可不會批評老爸糟糕的選禮物眼光。諷刺的是,當比利問爸爸小精靈是在哪裡買到的,爸爸很坦承回答:

「是一家中國城的舊貨小店 (junk store)。」

這還真是令人安心多了對吧?

《小精靈》劇照。

《小精靈》:帶來災難的聖誕禮物。

你可以喜愛恐怖電影,但別讓人生活得像恐怖電影,從這些電影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商品、不要購買折扣太多的新品(別忘了 PS5 上市一個月內就有 51 起網拍詐騙)、購買已拆封的商品時請確認內容物、別在暗巷裡向推著手推車的傢伙買東西、別在店門口還寫著「神怪」兩字的唐人街地下舊貨店買東西。小精靈與恰吉一開始看起來既萌又可愛,但是,很快我們就知道它們是「內容與封面不符」。

看看,恐怖電影也非常有消費意識,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這句話在恐怖電影裡可是貨真價實。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