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紐約新醫革命》的魅力解析:打破沈痾醫院規範、挑戰現實醫療困境、承繼神劇《急診室的春天》精神

醫療劇始終是影集圈的熱門類型,可以用政治眼光來看這座《白色巨塔》;可以從孽情角度來描寫《實習醫生》如何邊開刀邊談情;可以訴諸溫情;可以大談熱血、制度改革、推理、甚至是神怪誌異,無奇不有。那麼,為什麼我們要選擇觀看《紐約新醫革命》(New Amsterdam) 呢?當其他影集紛紛短命腰斬的同時,這又一部擠進已經超擁擠醫療劇圈圈的作品,為何一直受到電視台關愛拼命續季呢?我們來看看這些《紐約新醫革命》的迷人魅力:

影集《紐約新醫革命》。

《紐約新醫革命》。

影集《紐約新醫革命》(New Amsterdam) 的片名,透露了這是部故事發生在疫情重災區紐約的影集,這部影集是以全美最古老的公立醫院,紐約市貝爾維尤醫院 (Bellevue public hospital) 做為劇情改編基礎。貝爾維尤醫院創下了美國醫療史的許多第一,許多甚至是世界第一,像是早在 1867 年就推動院內衛生章程 (sanitary code)、或是在 1889 年就發現結核病是可以被預防的。在 90 年代,貝爾維尤醫院也在研發愛滋病「雞尾酒療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身為這間帶動醫療革命的醫院在螢幕上的化身,《紐約新醫革命》當然也要發動一場螢幕革命。

《紐約新醫革命》的新阿姆斯特丹醫院取材自現實的紐約貝爾維尤醫院,並在此進行實景拍攝。

《紐約新醫革命》的新阿姆斯特丹醫院取材自現實的紐約貝爾維尤醫院,並在此進行實景拍攝。

 

1. 非常《急診室的春天》

如果要在世界醫療劇裡找出人氣歷久不衰的代表作品,十之八九《急診室的春天》(ER) 都會上榜。這部由熱門小說家麥克克萊頓 (Michael Crichton) 擔任主創的 1994 年醫療劇,很快鋒頭就蓋過了克萊頓的名氣。它聚焦在急診室,劇情討論範圍卻廣泛涵蓋到急診室以外的部門,這裡有忙茫盲的急診室醫生、正直嚴苛的外科醫生、風流倜儻的小兒科醫生、還有新來乍到的菜鳥實習醫生、個性迥異的護師們等等。

影集《急診室的春天》。

《急診室的春天》

《急診室的春天》幾乎奠定了所有快節奏醫療劇的根柢,讓不斷湧入的急診傷病患,成為劇情推進的兇猛動力。醫生們必須快速反應、做出診治、然後發現被病情/病人/其他醫生扯了後腿。與其說觀眾是在看醫療劇,不如說更像是在看一齣緊張刺激的動作劇——《急診室的春天》的醫生跟分秒不爭的拆彈部隊或攻堅部隊沒兩樣。但是,《急診室的春天》有著充滿溫情與理想的另一面,主角們沒有被壓力磨成對傷痛無感的動作英雄,他們一樣會崩潰與逃避,卻仍然以拯救病人為至高天命,無懼任何打壓或歧視,讓觀眾恨不得跟《急診室的春天》的醫院簽訂終身合約。

影集《急診室的春天》劇照。

《急診室的春天》

《紐約新醫革命》想要翻版《急診室的春天》的意圖,明顯到無法忽視。劇情描述充滿道德理想與破壞式創新點子的馬克斯,被延攬成為公立新阿姆斯特丹醫院(片名由來)的醫療主任。他性情和善、幽默風趣、勇於助人——他的口頭禪是

「我可以為你服務嗎?」

這位新老闆一來,就為整棟醫院解釋何謂「破壞式創新」:他開除了心臟外科的所有醫生,為了徹底大破大立沈痾已久的公共醫療體系。他還要撤掉急診室等候大廳、開辦安寧護理所、並且鼓勵同仁提出他們的建議與不滿,只因為,這樣才能更完善地照顧病人。

《紐約新醫革命》馬克斯提出醫院自購胰島素的瘋狂想法。

《紐約新醫革命》馬克斯提出醫院自購胰島素的瘋狂想法。

這是多麼至高崇善理想化的主角,彷彿出自自由派編劇大神艾倫索金 (Alan Sorkin) 寫給那些自由派份子一看就會高潮的進步思維劇本。如果你是厭惡大醫院牛步辦事效率與收取紅包陋習的觀眾,那《紐約新醫革命》絕對會讓你看到擊節叫好。馬克斯勇敢地打破政治正確、不以營利為目的、視功名於無物、甚至為了病人還可以跨越法律界線,他讓新阿姆斯特丹轉變成他的神盾局總部,養出一批各有才能的醫療超英雄——而他們都會漸漸被馬克斯洗腦,最後成為醫民如子的完美醫生。

影集《紐約新醫革命》劇照。

《紐約新醫革命》。

馬克斯的全名是馬克斯古德溫 (Max Goodwin),這姓氏幾乎是明喻:Good win,一心向善就會勝利,《紐約新醫革命》光明得令人都感覺聖潔了起來。

那些嚷嚷「現實中才沒那麼好」「這間醫院太理想化」的厭世份子們滾開,《紐約新醫革命》本來就是虛構故事,你為什麼不去黜臭「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口號呢?《紐約新醫革命》是給曾經被醫療體系搞得昏頭土臉的觀眾看的、是給對醫療體系仍有改革夢想的人們看的,它在電視裡滿足並安慰這些觀眾的期望與失望,而且,這種滿足與安慰雖然虛幻,但《紐約新醫革命》並不選擇以灑狗血的方式呈現。

影集《紐約新醫革命》劇照。

《紐約新醫革命》

 

2. 與時俱進的醫療困境

《紐約新醫革命》不是偽裝成醫療劇的推理劇《怪醫豪斯》,劇情裡最難纏的敵人不是千奇百怪的病症(當然它們常常也是該集重點),就像上述提到的,如果《紐約新醫革命》是這麼志向遠大的醫療劇,那麼批判現實醫療困境才是本劇的核心價值。但如果把《紐約新醫革命》與《急診室的春天》做比較,可以發現劇組並沒有照本宣科老一套的醫療困境,相反地,《紐約新醫革命》積極地點出美國現代社會的醫療問題。

影集《紐約新醫革命》劇照。

《紐約新醫革命》。

相信吧,全民健保是全世界國家嚮往台灣的最重要理由之一,而《紐約新醫革命》可以幫妳解釋原因為何。在劇中大多數不敢就醫導致症狀惡化危及生命的病患,不像《急診室的春天》裡那些害怕因使用毒品而被拘捕的罪犯、或是害怕醫院的精神病患,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奉公守法的老百姓,但是他們都因為沒有醫療保險、或是手術及實驗性藥物費用不在保險給付涵蓋範圍等等保險相關理由而卻步,導致「保險」(insurance),應該是本劇裡最常被提及的專有名詞之一。

影集《紐約新醫革命》劇照。

《紐約新醫革命》。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