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美國聖地牙哥大學影視界女性研究中心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Women in Television and Film) 的最新研究指出,2020 年 100 部年度賣座電影作品中,由女性導演執導的作品佔 16%──明顯高於 2018 年的 4%、2019 年的 12%。
這個打破往年紀錄的數字,對女性幕後從業人員來說,絕對是一個值得慶祝的里程碑。
好萊塢電影導演、編劇、剪輯等職務不應再受限於性別刻板印象
20 年來,聖地牙哥大學持續對影視發行產業背後的破壞式創新進行研究,而因為 2020 年深受疫情影響,傳統院線片紛紛轉戰數位串流平台,因此該研究也首度對「在家觀賞 20 大電影」榜單中,作品裡的女性電影從業人員比例進行統計。其中,導演、編劇、執行製作、製作、剪輯師和攝影師等幕後人員,女性占了 19%,較高票房院線電影的 21% 來的低些;而單看導演的話比例則為 10%,與高票房院線電影的 16% 相比少了 6%。
「好消息是我們已連續兩年看到女性導演比例明顯成長,這已經打破近年來的歷史常規,每年也持續增加中。然而,壞消息則是非女性執導的作品比例仍然高達 80%。」
該研究中心主任 Martha Lauzen 在聲明中表示。

伊萊莎希特曼(中)執導的《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於 2020 年初在日舞影展全球首映,獲得好評。之後更榮獲柏林影展評審團銀熊獎。
研究團隊深入分析結果顯示,2020 最賣座百大電影中,女性監製比例為 28%,執行製作人則為 21%,該兩個職位出現 2% 成長;女性剪輯師、編劇和攝影師比例則分別為 18%、12% 以及 3%,其中,女性攝影師年成長幅度為 1%,但編劇和剪輯師則分別有 8% 及 5% 的消減。
從整體數據來看,女性幕後人員的前途看似越來越明朗,但事實上可能並非全然如此。
這份研究也顯示,由至少一位女性擔任導演的電影也會有較高的機率僱用女性擔任剪輯師、攝影師或其他幕後重要職位:舉例來說,在由女性執導的電影作品中,女性編劇、剪輯師和配樂師比例各佔 53%、39% 以及 13%;而僅由男性執導的電影,由女性擔任這些職位的比例僅分別占 8%、18% 以及 4%。

金獎剪輯師薩瑪史庫麥克(右)。
就業平等,職場性別不只應友善,更要平權
即使近年來電影產業不再單以男性為尊,但仍有高達 67% 電影作品僅雇用 0~4 位幕後女性人員。而也有 70% 高票房電影雇用 10 位以上男性擔任導演、編劇或其他重要職位。Lauzen 表示:
「這種不平衡仍然相當驚人。」
2020 年因新冠肺炎衝擊,許多好萊塢電影大片接連延檔,其中不乏由女性執導的重點作品,好比趙婷的《永恆族》以及凱特蕭蘭的《黑寡婦》等。雖然好萊塢產業受到巨大打擊,少數不畏疫情堅持上映的電影,像是由閻羽茜執導的《猛禽小隊》和派蒂珍金斯的《神力女超人 1984》都在嚴峻環境中創下票房佳績。另外,由趙婷執導的《游牧人生》不僅受到威尼斯金獅獎的肯定,外界也看好該片能在今年奧斯卡獎上大有斬獲。

趙婷。
期盼未來我們能看到更多由女性導演執導的好作品,也希望影視產業中有更多的女性聲音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