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因貼近民眾生活以及實現社會正義,一直是相當熱門的故事題材之一,而在韓國,更是有許多經典影劇是根據社會案件改編而成的。除了家喻戶曉的《熔爐》、《信號》、《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等韓劇韓影外,還有許多經典同樣是改編自真實社會案件,雖然這些影劇相當沈重,卻也成功讓話題發酵,社會大眾在觀影後徹底意識到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來回顧5部改編自真實社會案件的經典韓影,透過電影作品關注值得被放大檢視的社會問題。
2003《殺人回憶》
主演:宋康昊、金相慶、金雷夏
這部奉俊昊導演的知名經典作品改編自「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華城連環殺人案」,該案件為1986年至1991年五年間,一名兇手前後共「先姦後殺」了10餘名女性,年齡從未成年少女到高齡71歲的老婦都命喪此案,因10餘起犯案手法都是先將被害人帶至荒原田野並綁架,接著性侵後再以勒斃的方式行凶,因此警方便判定此案為連續殺人案件。
擅長透過電影描述社會黑暗面的奉俊昊導演則以該起案件為原型拍出了《殺人回憶》這部經典,故事講述1968年在韓國京畿道某處發現一名被先姦後殺的女性屍體,而後附近地區接連發生以相似手法犯案的事件,然而抓到的嫌疑犯都因各種原因無法被定罪,讓辦案刑警百思不得其解。
雖然該案在2006年時因超過法律追訴期而終止偵查,但當年成立的辦案小組依舊把所有相關證據和資料給留存了下來,而在2019年時,南韓警方利用現代DNA技術,終於找到了這起懸案真兇,在2019年9月18日宣布犯人就是正在服刑的殺人犯李春在。長達34年的追緝雖然水落石出,然而被害者與其家屬們卻來不及得到應得的正義,仍讓社會大眾感到相當憤怒與惋惜。
2007《原聲追兇》
主演:薛耿求、金南珠、姜棟元
本片改編自「韓國三大懸案」之一「李亨浩誘拐殺害事件」,案件背景為1991年1月29日在韓國首爾江南區,名為李亨浩的男童在放學途中遭綁架,夫妻倆遲遲等不到孩子回家,焦急地前往報案,然而隔天卻接到兇手打電話要求夫妻倆以現金贖回孩子,其後兇嫌陸續以不同電話機打了多通電話給男童父母進行金錢勒索,儘管警方都掌握了這些錄音,依舊無法追緝到兇手。
不幸的是,在事發44天後,男童父母本與兇嫌約好一手交錢一手交人,警方也出動大量警力前往支援,但兇嫌依舊狡詐地逃過警方設下的陷阱,成功奪走贖金。而在犯人拿到贖金的隔天,警方在漢江邊尋獲男童遺體,事後經檢調,證實男童在失蹤約莫兩天就慘遭毒手身亡,而屍體被找到後,兇手也徹底銷聲匿跡,至今此案仍未偵破。
導演樸鎮彪在本案法律追溯期滿當年向男童父母取得同意後,秉持「有些事永遠不該被遺忘」原則,將此案改編成電影《原聲追兇》,找來影帝薛景求,以及百想視后金南珠飾演失去孩子的父母,並找來姜棟元「聲音出演」兇嫌,並在影片結尾放出兇嫌與被害者父母對話的原始音檔以及肖像素描,盼能藉此找出犯人。可惜事隔多年,至今此懸案仍未水落石出,實在難以想像男童父母是多麽煎熬難耐以及愧疚。
2011《孩子們⋯⋯》
主演:朴埇佑、成東鎰、金汝珍、柳承龍
本片改編自「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青蛙少年事件」(正式案名為「城西小學生失蹤事件」),案件發生在1991年3月26日,在韓國大邱廣域市達西區有五位小男童聲稱要去臥龍山「抓山椒魚」(後經證實媒體誤報為「抓青蛙」)時離奇失蹤,起初警方還將此事認定為孩子惡作劇集體離家出走,然而事發好幾個小時孩子仍未回家才驚覺事情不對勁展開搜查,卻始終找不到孩子的蹤跡。而五人的屍體則在2002年9月26日在臥龍山被發現,但遺體早已白骨化。
當時不管怎麼搜索都找不到五位男孩的下落,還有導演在隔年經被害者家屬同意,拍攝了《回家吧青蛙少年》電影,試圖透過電影動員更多社會大眾協助破案,然而即便社會大眾高度關注,警方也出動大批人馬地毯式搜索臥龍山與附近地區,依舊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即使此案早已過了法律追溯期,但李圭滿導演仍認為「有些事不該被遺忘」,因此在2011年時,便以此案件改編為電影《孩子們⋯⋯》,並找來朴埇佑、柳承龍、成東鎰等人分別飾演追查此案的電視台PD、指認兇嫌的心理學博士、對調查耿耿於懷的刑警等核心人物,而金汝珍則飾演其中一位失蹤少年的母親。全劇緊湊又懸疑的氛圍充滿了窒息感,而演員群在劇中以精湛的演技詮釋出致力奔走卻仍舊尋獲任何結果的無力感,以及父母失去孩子的錐心之痛更是讓觀眾看得相當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