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外媒「IndieWire」選出今年度 20 大電影,歐洲三大影展、大衛芬奇、《靈魂急轉彎》通通榜上有名!

地下電影

2020 年來到 12 月,也就意味著糟糕的一年將畫下句點。每年年底,各大外媒會推出所謂的「年度片單」,提供影迷索引和參考。雖然今年歐美受到肺炎疫情嚴重摧殘,電影產業損失巨大,好萊塢的關閉也讓本該熱鬧不絕的北美獎季黯淡不少。儘管如此,電影仍舊找到自身的出路,試圖在黑暗的時刻找到呼吸的空間。過往不可能看到串流與院線的結合,在今年發生了,各式各樣的管道皆在挖掘各種形式的可能。

因此,知名媒體「IndieWire」的重量級影評人 Eric Kohn ,在疫情的影響、美國大選的紛擾之下,仍舊照慣例選出今年的年度 20 大電影,可能試圖透過電影推薦的方式,讓電影給出讀者一點逃離避世的管道,甚至勇於朝向未來前進。

不過老話一句,年度片單榜單除了反映影評人的觀點和時代的價值之外,可能更多是提供影迷一種趣味性,入榜不是絕對佳作,沒入榜也非相對劣質,做為參考即可。

 

2020 電影「IndieWire」選《深夜裡的美味秘方》第一

《深夜裡的美味秘方》劇照。

《深夜裡的美味秘方》。

「IndieWire」的知名影評人 Eric Kohn 選出今年的年度 20 大電影,位居榜首的,是美國導演凱莉萊卡特 (Kelly Reichardt) 的《深夜裡的美味秘方》(First Cow),此片甫在金馬影展播映,今年初則入選柏林影展主競賽單元,和蔡明亮洪常秀克里斯汀佩佐等國際名導共同角逐最高榮譽金熊獎,雖然最終顆粒未收,但無損此片傳出的口碑與評價。《深夜裡的美味秘方》也順利入圍鼓勵獨立製作的「獨立電影哥譚獎」,包含最佳影片、劇本、男主角和最佳突破演員獎。

對於《深夜裡的美味秘方》,Eric Kohn是這樣評價:

「如果美國電影院有一位詩人得獎者,導演凱莉萊卡特無疑地將獲得桂冠。自從 2006 年凱莉萊卡特的《Old Joy》問世以來,凱莉萊卡特耐心地探索民族認同,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深入。凱莉萊卡特的電影有著無法言喻的慾望,對社會中的孤獨者具有深深的好奇心。《深夜裡的美味秘方》整合成她迄今為止最令人滿意的電影,這是一部關於陪伴的極簡主義戲劇。是美國夢的象徵。」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奪下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劇照。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另一部來自今年柏林影展主競賽單元的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暫譯),則被 Eric Kohn 放在第 5 名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此片在今年由傑瑞米艾朗率領的評審團手中拿下評審團大獎,從年初的聲勢便相當驚人,Eric Kohn 評價《從不,很少,有時,總是》說道:

「導演充分發揮她前兩部劇情長片《It Felt Like Love》、《Beach Rats》中發揮的潛力,將達頓兄弟 (Dardenne brothers) 電影中的社會現實主義強度,與年輕女主角旅程中的脆弱性結合在一起,創造了最激勵人心的影片之一。」

 

《婊兄弟上路》、《殺戮荒村》院線看得到

《婊兄弟上路》劇照。

《婊兄弟上路》。

除了柏林影展之外,坎城影展的片單自然也在其中。像是目前在台灣電影院熱映中的《婊兄弟上路》。然而,特別的是,去年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的《殺戮荒村》也進榜,此片由巴西名導克雷伯曼東沙費侯和長期藝術指導合作夥伴胡里安諾杜內耶斯聯合執導,在去年金馬影展也有展映,今年則在台灣院線亮相,台灣觀眾應該也不陌生。

《殺戮荒村》劇照。

《殺戮荒村》。

Eric Kohn 將《殺戮荒村》放在第 10 名的位置,評價說:

「《殺戮荒村》具有爆發力,在巴西中的未來主義,透過血腥的結局中展現深遠的象徵意義。導演將約翰卡本特以及塞吉歐李昂尼的風格推向了最佳,他們將素材推到了一個更具吸引力和不可預測的超現實主義中,在那裡殖民主義的幽靈隱約可見。《殺戮荒村》兼具 B 級電影的逃避主義和高超的藝術風格。」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