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現代影視工業的發源地,英國人拍起影集來,真的只能以「喪心病狂」、「無法無天」來形容。(喂喂喂)
當然,商業電影這種需要資本和技術集中的項目,英國的競爭力已經不如美國、中國、甚至是韓國;不過論以創意和速度取勝的電視影集,英國依舊居於領先地位,特別是在類型劇方面,舉凡《黑鏡》、《內政保鑣》、《火星生活》、《法律與秩序》……一直到最近大熱的《王冠》,不但劇迷大推,也成為其他國家影視產業模仿借鏡的標竿。

英國動作影集《刀槍不入》第一季海報。
《刀槍不入》英倫版警界菁英魯蛇搭檔打嘴砲
但有的時候,我們也會看到英國人拍出一些令人不免冒出「請問你們拍這個到底是想幹嘛?」疑問的作品,比方今天要推坑的《刀槍不入》(Bulletproof) 系列。
其實《刀槍不入》本身的製播水準並不差,甚至以經費等級來說(單集約五十萬英鎊,和台幣約一千四百萬)真的可以說是物超所值。可是就題材和創意來說,這種「警界菁英搭魯蛇組合」、「動作場面與垃圾對話並重」的路線,早在八零年代就有美國的《邁阿密風雲》(Miami Vice) 和日本的《危險刑事》(あぶない刑事);至於主演陣容一字排開全部非裔這種安排,人家麥可貝的《絕地戰警》也早就玩過了。

英國動作影集《刀槍不入》第二季海報。
不過儘管是回收創意,《刀槍不入》在英國的收視表現還是不差,也連續製作了兩季(第三季仍在洽談中)。可見這類「嘴砲與子彈齊飛」的表現形式,一直都是有基本觀眾群的。
《刀槍不入》的基本故事,就是一對背景迥異、情誼深厚的搭檔──「Bishop」(Noel Clarke 飾演)是個改邪歸正的街頭混混,「Pike」(Ashley Walters 飾演)則是出身警界世家。兩人各有各的包袱和困境,面臨一樁又一樁凶險任務時,友情、愛情、親情等元素都攪和在一起;飛車追逐、警匪駁火、近身肉搏……這些動作戲碼也一樣不少,文戲、武戲的份量都不讓觀眾失望。

《刀槍不入》。
場景方面,第一季是圍繞在英國本土的利物浦與倫敦街區,第二季還特別拉到尼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英國觀眾的眼中,可能都是司空見慣的風景,但是對東方觀眾來說,卻是結結實實的異國風情。

《刀槍不入》。
在近年警匪刑偵劇一片講究驚悚、燒腦的風潮中,《刀槍不入》的主創團隊另闢蹊徑,走了一個返璞歸真的復古路線,或許也是種另類的藍海策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