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 57】威尼斯金獅獎《游牧人生》領頭上映,2020 金馬影展《親愛的同志》、《追尋音樂的靈光》等 10 部夢幻片單公開

電影神搜

  • 《他的模樣》(A Good Man)

瑪西卡絲媞蒙松夏爾執導的《他的模樣》電影劇照。

在《燃燒女子的畫像》大談女女同志戀情的法國女星諾耶米梅蘭特,新作《他的模樣》則化身跨性別男子,為了女友愛人決定讓負起懷孕重任,沒想到孕育新生命雖帶來喜悅,卻也引來家人朋友的不諒解和周遭的異樣眼光,兩人的關係也產生變化。

法國導演瑪西卡絲媞蒙松夏爾改編真實故事,挑戰道德敏感的「男性生子」題材,既翻轉性別既定想像,也打破二元身份界線,道出不論身體是男是女,只有真誠的面對自己,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深刻意涵。

  • 《抓狂演訓班》(The Big Hit)

艾曼紐寇克執導的《抓狂演訓班》電影劇照。

法國導演艾曼紐寇克改編真實事件的《抓狂演訓班》,找來《放牛班的春天》性格男星凱德莫拉飾演一名來到監獄舉辦戲劇工作坊的演員,突發奇想訓練一群囚犯演出經典荒謬劇〈等待果陀〉,畢竟有誰比他們更懂得等待?

影片精彩地以牢房裡外的世界,對比生命的徒勞與空虛,將囚犯的幕後悲喜化作幕前喝采,宛如終極的「等待果陀」戲劇體驗,更是以藝術作為出口的另類監獄電影。

  • 《寂靜之死》(Beginning)

迪雅庫倫貝加什維利執導的《寂靜之死》電影劇照。

由《舐夢人》名導卡洛斯雷卡達斯監製,喬治亞新銳導演迪雅庫倫貝加什維利一鳴驚人贏得多項國際獎項肯定的《寂靜之死》,描述一對來到喬治亞鄉村小鎮宣揚新興宗教的夫婦,竟遭到當地主流東正教徒攻擊,被丈夫忽視的妻子試圖找回生活的步調,一名自稱警方的男子,卻讓她從此陷入難以逃脫的恐懼深淵。

影片以犀利精準影像,揭開父權陰影下女性的靈肉掙扎,藉由冷靜疏離的觀察,呈現媲美香妲艾克曼《珍妮德爾曼》中無力逃脫的絕望日常。

  • 《生為女人》(I Am Woman)

慕雲珠執導的《生為女人》電影劇照。

韓裔澳洲女導演慕雲珠首部劇情長片《生為女人》,動人描繪日前逝世的澳洲傳奇歌手海倫瑞蒂,如何在七〇年代以經典歌曲〈I Am Woman〉成為女權運動重要象徵,影片聚焦在她兼顧事業、家庭與友情起落時,同時力抗性別歧視的困難,直至今日仍引人共鳴。

《失控危城》蒂達柯漢哈維精湛詮釋海倫瑞蒂,與《X 戰警》「快銀」伊凡彼得斯的精彩對戲充滿火花,在《派蒂有嘻哈》一唱成名的丹妮爾麥唐諾,這回則飾演「搖滾之母」莉蓮蘿森,氣場驚人。

  • 《只有悲傷才是美麗的》(Icarus. The Legend of Mietek Kosz)

馬歇皮爾修扎執導的《只有悲傷才是美麗的》電影劇照。

曾以《人生多美好》橫掃波蘭票房的導演馬歇皮爾修扎,新作《只有悲傷才是美麗的》與波蘭影帝大衛奧格羅尼克再度合作,將盲眼天才鋼琴師柯許的傳奇故事搬上大銀幕。

影片講述從小幾乎失去視力的柯許,鋼琴成為他和世界溝通的方法,儘管身陷黑暗,音樂卻讓他擁有最自由奔放的靈魂。電影透過一首首爵士樂曲,串起柯許破碎童年、光影記憶、聚散離別的人生片刻,大衛奧格羅尼克爐火純青的演技,也細膩呈現柯許內心的掙扎與孤獨。

  • 《靜寂的鼓手》(Sound of Metal)

達瑞斯馬德爾執導的《靜寂的鼓手》電影劇照。

由《末路車神》編劇達瑞斯馬德爾初執導筒的《靜寂的鼓手》,找來《猛毒》中飾演大反派的英國男星里茲阿邁德化身野性狂放的鼓手,音樂不只是他賴以維生的工作,也是遠離毒癮的生命根源,當他忽然失去聽力,也逐漸墜入恐懼與自憐的靜寂深淵。導演以生猛有力的影像,深刻描繪人類面對命運的掙扎、搏鬥與臣服;從噪頻、嗡鳴到寧靜的聲音設計,模擬主角不同階段的聽覺感受。

里茲阿邁德與《一級玩家》奧利薇亞庫克、法國影帝馬修亞瑪希等實力派演員同場飆戲,精彩表現更令人心碎。

  • 《爛頭殼》

陳德政與毛致新執導的紀錄片《爛頭殼》劇照。

適逢台灣獨立樂團濁水溪公社甫獲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當年由陳德政與毛致新兩位導演在大學時拍攝紀錄片《爛頭殼》(2001),也在二十週年之際大銀幕重現。

影片揭開這支由台大學生籌組的龐克樂隊,邁向成軍以來最動盪的一年。不僅忠實記錄下總統府前跨年演出樂迷被吉他砸傷、反併吞演唱會的政治行動劇,以及春天吶喊砸琴縱火的表演,展現當年風風火火的地下搖滾圈,推開傳說中水晶唱片、聖界和地下社會的門,重溫那個真誠而躁動的時代,也重新認識這個台灣樂團史上最危險的樂團。

2020 金馬影展將於 11 月 5 日至 22 日展開,10 月 23 日晚間舉辦選片指南,10 月 24 日開始售票,更多精采片單與影展消息將在活動官網及相關社群陸續公佈,敬請拭目以待。

更多消息請見 >> 電影神搜精選【金馬 57】相關報導

消息來源:金馬影展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