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獎大導艾方索柯朗對奧斯卡最佳影片「多元化」規範失望,以行動支持印度電影《門徒》

電影神搜

美國影藝學院前陣子公布了一項為了促進平等以及多元化而制定的新提案「Academy Aperture 2025」,根據美國影藝學院的說法,角逐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內必須符合四項標準中的兩項,四項標準包含劇組演員和成員必須有一定比例的少數族裔和弱勢族群,以及提供少數族裔人員實習與培訓的機會,和電影行銷與發行團隊的包容性必須提高等……。

艾方索柯朗 (Alfonso Cuarón)

此作法一出引起不少爭議,大多數人認為影藝學院的做法似乎有些本末倒置,而以《羅馬》(Roma) 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與最佳攝影獎三項小金人的墨西哥導演艾方索柯朗 (Alfonso Cuarón) ,近日也對影藝學院的做法發表了看法,

「所有人都努力想著該如何讓電影更多元化。但這卻並非自然形成的現象,所有人都必須對外界壓力作出回應,我對這樣的發展感到有點失望,因為這還需要藉由規則和限制才能達成,這明明是該隨著社會風氣改變,而自然發生的事情。」

而艾方索柯朗本身對於幫助具潛力的新生代導演不遺餘力,像是他就擔任印度電影導演查譚雅塔姆哈尼 (Chaitanya Tamnahne) 執導的《門徒》(The Disciple) 執行製作,這部電影先前與眾多強作共同角逐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並獲最佳劇本獎的殊榮,同時電影也是印度快 20 年來第一部登上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的印度電影,上一部是 2001 年由米拉奈兒 (Mira Nair) 執導的《季風婚宴》(Monsoon Wedding)。

《門徒》。

《門徒》。

艾方索柯朗在觀賞查譚雅塔姆哈尼於 2015 年執導的首部電影《等待判決的日子》(Court) 後,立刻邀約這位印度導演進入自己的計畫,兩人隨即建立起夥伴情感,艾方索表示:

「到了某個時間點後,你得開始跟新事物產生連結。不僅是為了薪火相傳,同時也為電影產生新的道路。如果你想要維持自己的名氣,這就是一種無私的行為。不然的話,你只能不斷重複做著相同的狗屁,而不是向前邁進。」

《門徒》。

《門徒》。

艾方索對查譚雅塔姆哈尼的幫助良多,他眼見導演從無到有的計畫產生,也鼓勵查譚雅塔姆哈尼擔任剪輯師,查譚雅塔姆哈尼表示:

「這一切都改變身為導演的我,讓我增長見聞。讓我對電影製作的各種要素變得比以往更敏感。」

《門徒》劇照。

《門徒》。

而艾方索最近與 Apple 簽訂影集相關合約,他對此件事情表示:

「聽著,從許多方面來說,無論有沒有疫情,人們享受電影以及娛樂的方式確實都在改變,不僅是商業上的轉變,整個文化都受到了影響。對我來說,如果導演出現『這個嘛,電影必須要適應小螢幕』的想法,絕對是一種錯誤。我想應該是要完全相反,就是小螢幕應該要適應電影的視覺。」

《羅馬》劇照。

而艾方索也回憶起第一次在電視上觀賞《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這部電影,他認為目前居家的娛樂體驗的確足以滿足大部分人,

「大部分觀眾都在他們自家的家庭娛樂系統體驗我們的電影,就如同我是如何觀賞許多過去的經典傑作。這與大銀幕的觀影體驗有著天壤之別,我們希望觀眾可以前往影院,但我們也得維持院線發行的品質。無論如何,隨著時間發展,觀眾可能已截然不同的方式體驗電影。」

查譚雅塔姆哈尼。

查譚雅塔姆哈尼

艾方索與「墨西哥三傑」的另外兩位夥伴吉勒摩戴托羅 (Guillermo Del Toro) 和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一直以來都積極推動當地的影視產業,而艾方索也表示,目前遇到的困難在於,獨立電影製作預算提高,當預算不足以支撐電影的構想時,就必須想辦法取捨。不過,當電影走出國際後,整體電影產業就會受益,像是去年南韓的《寄生上流》成功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後,南韓的電影產業立刻成為國際焦點,而《羅馬》當年的成功也引起一陣熱潮。

艾方索柯朗、吉勒摩戴托羅和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艾方索柯朗、吉勒摩戴托羅和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能看到去年《寄生上流》獲得的肯定,絕對是一件美好的發展。這看起來就像一件自然發生的事。所以我對此充滿了期望。」

《門徒》已在 2020 年的威尼斯影展舉行國際首映,也在多倫多影展放映,接下來將會在 9 月 29 日前往紐約影展。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