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我們介紹過的,影集《曼達洛人》真的能說服你訂閱 Disney+──是的,到底什麼時候會開放台灣區,我們都吞了《花木蘭》……但是,《曼達洛人》第一季不只為 Disney+ 攬客,更重要的是,它讓星戰宇宙更有趣、更加進化、更加迷人,在褒貶不一的新世紀星戰三部曲電影後,《曼達洛人》為這個遙遠遙遠的銀河吹進了新風。
我們來介紹第一季全八集分集大綱、以及未來即將製作的第二季走向,看看強法夫洛與戴夫費羅尼兩位主創有什麼新點子?

強法夫洛(左)與戴夫費羅尼(右)。
【以下第一季全八集內容為輕度爆雷,不會暴露重點劇情,閱讀前請斟酌】
1. 第一季第一集〈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
一位曼達洛人降落在納瓦羅星 (Nevarro),此時距離《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結局裡銀河帝國的覆滅,已經過了五年。理應消失的帝國軍仍有不少殘黨,在納瓦羅星這個處於共和政府勢力邊疆之地,自然仍有帝國勢力潛伏。
身為賞金獵人的曼達洛人來找獵人公會長卡加 (Greef Karga),卡加介紹他一份已經有許多人執行卻無人成功的神秘任務,並要他與業主見面。
神秘業主事實上就是帝國殘黨,在他的風暴兵包圍之下,曼達洛人奉命一定要取回目標──那是一個 50 多歲的活物,必須把他活著帶回來。業主以珍貴的貝斯卡金屬 (Beskar metal) 作為報酬,這是對曼達洛一族有重大意義的資源,這種金屬可以鑄造成他們必須畢生穿戴的頭盔與盔甲。

曼達洛人請求奎爾協助。
曼達洛人踏上旅程,在目標星球遇上了一名曾為基因農場奴工、現已是自由人的烏格納人 (Ugnaught) 奎爾 (Kuiil),曼達洛人需要奎爾協助他找到目標位置。但曼達洛人在任務目標地卻發現重兵聚集,而且,另一名獵人──機器人 IG-11 也跟他有相同目標,曼達洛人被迫與它聯手殺進賊窟,終於發現了人質──一名 50 多歲、但在他的種族仍然是個嬰兒的小寶寶,尤達寶寶出場啦!

曼達洛人與機器人達成合作共識。
評點:第一集《曼達洛人》如果去掉那些星戰元素,是一部典型的西部故事。沈默寡言的賞金獵人,與老奸巨猾的業主交涉一樁明顯有鬼的任務。
西部元素曾經在《星際大戰外傳:韓索羅》裡有稍微閃現,但是在《曼達洛人》裡則更為紮實復古,包括讓曼達洛人在酒吧裡的紛爭一幕,簡單地給了觀眾一個介紹他俐落身手與拔刀相助的個性,這也是西部電影裡很常見的套路,順帶將稍後他接下問題任務的行為製造矛盾──明顯正義性格的獵人被迫為非作歹。

奎爾帶曼達洛人穿越荒野。
IG-11 的出現無疑的是一個驚喜,機器人一直是廣大星戰世界裡令人喜愛的角色,可惜在近年的星戰電影裡出現不多,僅捧紅了一個 BB-8。在《曼達洛人》裡,出現了多從事獵人工作(或是刺客工作)的 IG 系列機器人,曾在電影《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裡出現的 IG 機器人,這裡擁有更多機械風格的搞笑片段,導演塔伊加維迪提的配音增加不少喜感。事實上在整齣劇集裡,後續還會出現更多有趣的機器人配角。

一人一機深陷槍戰。
當然,最後一幕幾乎奠定了《曼達洛人》的神劇定位,這是一個合理又意外的安排。整個系列中非常神秘的尤達,連種族都僅知被稱為「尤達的種族」,這當然是一塊很大的劇情發展空間。事實上,40 多年的星戰歷史裡,留下了太多我們熟悉卻又陌生的故事空白,多到其實已經不需要再一昧增加新設定。回頭挖掘這些數十年來沒有被解釋的空白,是《曼達洛人》最精彩的策略。

曼達洛人找到了任務目標。
只要看過元祖《星際大戰》三部曲的觀眾,都會對劇情或設定有不少疑問,《曼達洛人》懂得回收這些陳年老問題,自然能讓更多觀眾投入這個新世界──他們也無須去翻閱數十年來的星戰小說、漫畫或廣播劇。尤達種族的故事、曼達洛族的故事,都會在《曼達洛人》裡陸續給出解答,這些答案會讓老粉絲微笑、新粉絲見識大開。
2. 第一季第二集〈孩子〉(The Kid)
尤達寶寶在劇中僅被稱為「孩子」,而曼達洛人──簡稱「曼佬」(Mando)──在帶著孩子回到飛船準備完成任務時,卻發現飛船早已被天性熱愛私掠的爪哇族 (Jawas) 拆得精光,曼佬要用暴力手段搶回零件,並且強行登上爪哇族的巨大坦克「砂行者」(sandcrawler)。

曼佬帶回孩子準備回程。
身經百戰的曼佬卻雙拳難敵四掌,被矮小的爪哇族們擊退。在奎爾從中協調下,曼佬只好滿足爪哇族的需求以換回零件──爪哇族想吃泥角獸 (Mudhorn) 的蛋。無奈的曼佬只能孤身潛行進入泥角獸洞穴取蛋,但憤怒的泥角獸家長當然不可能放過偷蛋賊,曼佬遭到嚴重撞擊,瀕臨死亡。但在泥角獸向曼佬進行最終致命一擊時,奇蹟發生了……。

不要以為爪哇族好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