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龐大且旁枝眾多的娛樂產業裡,舞台劇是非常重要的表演形式。舞台劇除了培養出色演員,讓觀眾共同參與表演之中──親眼見證了演員無法倒帶重來,充滿不確定性、僅次一次的演出,也讓許多觀眾喜愛這種表演模式,而在舞台劇的類別中,音樂劇是個迷人的劇種。

寶塚歌劇團。
它並不是刻意置入唱歌的大型歌舞秀,而是透過劇情的舖陳,讓角色在情節之中透過悅耳的優美旋律唱出心聲,讓演員在最精華的折子戲表現出自己的演藝實力──除了需要臨場反應及投入感強的舞台劇演技,還有歌聲。音樂劇各個國家都有,美國紐約有百老匯,英國倫敦有西區劇院,日本則是有從二十世紀初期的開始發展日本音樂劇的「寶塚歌劇團」。

提到寶塚歌劇團不把這位姐姐搬出來感覺太可惜了。
「寶塚」的寶塚與手塚,與不斷發展的舞台劇演出
日本三〇年代,寶塚歌劇團融合國外所謂「revue」形式(歌舞劇),以豪華舞台及聲色效果十足的音樂劇,吸引大量的日本觀眾,在「男役由女演員飾演」此一特色的發展之下,延伸出花、月、雪、星和宙及專科如此有一定規模的組別編制,而寶塚歌舞團的發展,也推動了日本的音樂劇。
寶塚歌劇團發跡於日本兵庫縣寶塚市,而這裡除了有歌劇之街、寶塚劇院之外,還有另一幢象徵影響全日本漫畫產業的代表人物──手塚治虫紀念館。

手塚治虫在大阪出生,五歲時舉家搬遷到那時還叫「邊郡小兵村」的寶塚市,因此漫畫之神的童年也深受寶塚歌劇團影響。
當然,無論是漫畫或是音樂劇,這些優秀的日本文化在互相影響之後,便誕下了「2.5 次元音樂劇」這樣的孩子──改編自漫畫作品的音樂劇。而寶塚歌劇團的經典劇目其中,就有改編自經典少女漫畫的《凡爾賽玫瑰》,可以說是以動漫改編為主礎的 2.5 次元音樂劇的濫觴。
《凡爾賽玫瑰》:
不過日本的舞台劇表演,隨著時代進步,設備及表演形式的與時俱進,演員妝髮及服裝造型的精進,還有聲光及舞台效果越來越登峰造擊,像是大阪藝術大學發跡的「劇団☆新感線」,在 1990 年推出融合日本傳統戲曲「歌舞伎」以及新式武打的舞台劇《骷髏城之七人》,從 1990 年初演版到 2019 年的新版本,每隔幾年推出的新版不乏有熱門演員參與:小栗旬、松山研一、天海祐希等等知名演員──這齣推出至今仍然一票難求的熱門舞台劇,甚至可以說是推動了大型舞台劇的聲光效果的進步。
《骷髏城之七人》:
從 2.5 次元音樂劇走向更多舞台:鈴木擴樹
日本大約從九〇年代開始,流行將 2 次元的動漫電玩世界搬上 3 次元真實世界,成了 2.5 次元音樂劇,在舞台劇也漸漸成了主流,並融合了音樂劇的歌劇表演,讓專業演員演出那些原本只存在於虛構世界的角色:《聖鬥士星矢》、《美少女戰士》、《犬夜叉》、《網球王子》、《黑執事》、《王室教師海涅》、《戰國 BASARA》、《火影忍者》、《幽遊白書》、以及《刀劍亂舞》。

舞台《幽遊白書》。
在 2.5 次元音樂劇裡,有些是讓聲優演出自己配音的角色,有些是透過音樂劇來補全 2 次元世界沒說齊的故事,當然,也有像近期在台灣上映的電影《派遣死神事件簿》,是電影與舞台劇同時推出,以兩種形式來補全故事裡的世界觀。而在這些 2.5 次元音樂劇裡,有一位不得不提備受矚目的演員──鈴木擴樹。

女性向動漫網站「にじめん」做過一期「妳最喜歡的 2.5 次元演員是誰」的問卷調查,第一名正是《刀劍亂舞》「三日月宗近」的鈴木擴樹。
在 2.5 次元音樂劇的領域裡,鈴木擴樹最知名也幾乎可以說是代表作的角色──《最遊記歌劇傳》的玄奘三蔵,人氣一路扶搖直上,擅長飾演各種美型角色的鈴木擴樹,近年來討論度最高的《刀劍亂舞》的「三日月宗近」也是他的代表角色之一。在舉手投足之間,必須流露出 2 次元角色的瀟灑,武打時的連貫動作,揮劍的華麗架式,有如聲優一般的魅力嗓音(而他在台詞不多的《多羅羅》動畫版也首次擔當聲優),鈴木擴樹可謂是 2.5 次元音樂劇領域裡的頂級偶像。
《派遣死神事件簿》電影預告:
鈴木擴樹在 2020 年也開始邁向電影領域,除了《派遣死神事件簿》,8/7 起在台灣上映的《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 2:被囚禁的殺人魔》也有演出。如今發展盛茂的 2.5 次元音樂劇,未來廣闊,而我們也可以期待,擁有舞台劇魅力的鈴木擴樹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