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背後】他要你永遠記得這件事:米高基頓是永遠的蝙蝠俠

談起麥可基頓 ,或是某些人跟我一樣,更熟悉這個譯名 : 米高基頓,他讓我們很容易讓人想起日本的柳葉敏郎。他們原本都演了大量的瘋狂喜劇,但是一部作品就改變了他倆的職涯:對柳葉來說是《大搜查線》;而對基頓來說當然是《蝙蝠俠》。

他倆在轉捩點作品裡都皺緊了眉頭、放低了嗓音、認真地生氣、彷彿那些過去哈哈大笑的喜劇都是別人演的。因此在新生代觀眾的心目中,米高基頓是嚴肅的、臭臉的死硬派演員,但事實上不是的,就如同柳葉敏郎到老了,也開始拼命上些綜藝節目搞笑,釋放自己的天性;米高基頓也樂於讓別人記起他曾是頑皮的——他可是很懂得如何逗樂大家。

談起 麥可基頓,或是某些人更熟悉這個譯名 : 米高基頓 ( Michael Keaton ) 他是永遠的 蝙蝠俠

是米高基頓讓《蝙蝠俠》變成我們以為的那個樣子

如果你覺得蝙蝠俠是個皮笑肉不笑的陰險「英雄」,這多半要感謝米高基頓在《蝙蝠俠》與《蝙蝠俠大顯神威》裡立下的形象,是他不苟言笑的演出,改變了往後蝙蝠俠的角色風格。

雖然為了符合導演提姆波頓的哥德式美學,所以蝙蝠俠必須像個冷硬的石像鬼一般,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忽略了米高基頓如變色龍般的演出,是他才讓蝙蝠俠變成我們以為的那個樣子。也許大家更為熟悉克里斯汀貝爾版本的蝙蝠俠,但事實上貝爾的演出並沒有超過太多基頓版的演繹,而且基頓那種皮衣之下隱隱透出的邪氣,是貝爾無法模仿的。

米高基頓詮釋的蝙蝠俠,要炸死壞人前可是會奸笑的:

米高基頓變色龍般的演出

隨著提姆波頓離開了蒙面十字軍的人生,基頓也一起脫下了蝙蝠皮衣。他並不覺得戀棧或是可惜,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這種急流勇退,並未帶給他更多他喜歡的角色。

大家還是喜歡他做個英雄,最好還是蒙面的那一種,卻忘了他在 1989 年的《蝙蝠俠》之外,還曾經是位可以一秒變臉的《陰間大法師》。

以《蝙蝠俠》為人眾知的演員 麥可基頓 (米高基頓) 也曾演出《 陰間大法師 》中的瘋狂丑角

別誤會,基頓喜歡布魯斯韋恩的那種亦正亦邪性格——應該反過來說,韋恩有點像拘謹版的「甲蟲果汁」,但是甲蟲果汁這鬼靈精浮誇的個性更加符合他的天性。甲蟲果汁可以伸出右手擁抱受挫的丈夫安慰他,卻同時伸出左手探往妻子的下體⋯⋯

這種喜怒無常變幻不定的個性,讓人彷彿感覺甲蟲果汁的亂髮,看起來就像螢光綠一般——甲蟲果汁其實就是靈異版的小丑,而米高基頓其實更適合小丑這個角色。

想想經典蝙蝠俠漫畫《殺人玩笑》裡,對小丑與蝙蝠俠可能是一體兩面的假設,而這位性格古怪卻演了正直蝙蝠俠的米高基頓,其實無意中做了最天衣無縫的證明:有些人的內心裡,可以極端瘋癲卻又謹慎節制。

適合奸笑的男人

麥可基頓 ( 米高基頓 )

這個適合奸笑的男人,膽敢在宣傳《鳥人》時公開表示:

「每次宣傳都要裝得很開心的樣子,真是他娘的有夠無聊。」

上週基頓又在公開場合提醒了我們,他不會放過任何開玩笑的機會。

上週他出席了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的畢業典禮,應邀為學弟妹們致詞——雖然他當年沒畢業。在這種學生畢生難忘的場合裡,載譽返校的大學長自然要說說任重道遠的好話。米高基頓可是好萊塢大明星呢,在場的師生無不興奮莫名。但在致詞結尾,他堅持要告訴大家幾個重要的字,要大家永遠記得。

麥可基頓 (米高基頓 ) 所演出的 蝙蝠俠 蝙蝠俠大顯神威 皆在影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這位蝙蝠俠從未完整看完一次蝙蝠俠電影,因為他對這些電影沒興趣。

你以為米高基頓是賈伯斯嗎?會說什麼「持續愚蠢、持續飢餓」這種冠冕堂皇的好聽話嗎?這你就大錯特錯了。

「我要花幾秒鐘告訴你們兩個字,希望大家記住,這兩字非常重要,我要用這兩個字作為今天的結束,這兩個字就是⋯⋯」

米高基頓戴著墨鏡,停頓了一秒,他知道全場上百雙眼珠都在等待著他。

「我是蝙蝠俠 (I’m Batman)。」

隨後基頓大手一揮,轉身走人,不管身後爆出如雷的歡呼聲。

只屬於他的台詞

不管蝙蝠俠是克利斯丁貝爾還是班艾佛列克還是誰,「我是蝙蝠俠」這句低沉的台詞永遠只屬於他,一位同時是小丑也是蝙蝠俠的男人,米高基頓。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這段令人難忘的致詞: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