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年奇葩《阿基拉》的誕生(二):經典紅夾克與超能者實驗

肯伊威斯特的 MV 靈感也來自《阿基拉》

除了「Midnight City」 「Wait」,「Reunion」也有以島鐵雄為原型的受實驗孩子,甚至連《阿基拉》的其他被實驗超能力的老小孩,也都有相對的人物影像,像是在「Reunion」MV 的輪椅男孩,相對的就是《阿基拉》裡的 27 號受實驗孩童(下圖:《阿基拉》裡受實驗的三個老小孩,右者就是輪椅老孩童)。

《阿基拉》劇照。

Midnight City:

Reunion:

Wait:

假若已經熟悉 M83 MV 裡的受實驗兒童角色,再回想 2016 年的《通天眼》(Midnight Special),就能理解《阿基拉》的島鐵雄有多大的創作漣漪。《通天眼》故事中的超能力少年亞頓 (Alton),既是凡人眼中的救世主,也是軍方眼中的武器,大眾崇拜追隨他,但是軍方警方卻只想捕捉他。將故事的基本結構拆開之後,應該竟能發現,亞頓根本就是 21 世紀美國版的島鐵雄。

《通天眼》劇照。

在音樂的領域裡,除了 M83 的三組一套超能力兒童音樂之外,黑人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 (Kanye West)  2005 年發行的「Stronger」,其歌曲的 MV 靈感,就是完全出自《阿基拉》。「Stronger」在威斯特原本的創作計畫,是個關於人在逆境時的勇氣與克服,他重複重組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的一段話 ,

「What does not kills me makes me stronger.」(沒有殺死我的反而讓我更堅強)

,闡述困境是種人生鍛鍊的必經過程,只要不屈服,就能更強大。這首歌曲後來獲得葛萊美與 MTV 的多項音樂大獎提名。

因為是關於「超越自我侷限而成為強者」的主題,威斯特特別參考他最喜愛的科幻電影《阿基拉》,作為 MV 的創作靈感。於是,整部「Stronger」 MV,可謂《阿基拉》的 21 世紀再現,無論是將穿著一身白衣的被實驗者放入機器改造機、午夜的繁華城市、重機呼嘯而過的光影等等,根本就是由《阿基拉》複製而來,而其中的「強者」,則是融合自島鐵雄與金田正太郎的角色形象。

Kanye West 的 Stronger (2005):

最後,《阿基拉》還有個島鐵雄的經典畫面,也在後世不斷出現在不同的影視與娛樂媒體。故事最後,當阿基拉已經融合於鐵雄體內,身著白色 T-shirt 的島鐵雄,再也不是原本的鐵雄,而是身懷創造宇宙的超級原力,於是,這股原力反映在鐵雄服裝上的改變,就是一縷紅色的披風。紅色代表熊熊烈火又源源不絕的創作原力,等同於天生充滿勇氣與義氣的金田正太郎,還有他一身代表叛逆的紅色夾克與紅色重機。

《阿基拉》劇照。

此時,披上紅色披風的鐵雄,已經不再是天真的人類少年,而是被原力附身的超能力少年,他身上紅披風意味熊熊的原力,只是炙熱的阿基拉已經超越鐵雄身心能夠負荷的極限,於是衝破他的肉體,濤濤炸裂、四處滾流。

 紅披風後來也在許多角色身上都暗示著超越性的能量,例如在 2004 的《超人特攻隊》(The Incredibles),想要成為超人的辛拉登 (Syndrome),就以穿上超人披風戴著按鈕機關為傲,以為只要披上披風搭配一些自製機關,就能升級為超人。辛拉登的邏輯,就是凡人披上披風,就能成為有原力的超人,這是以島鐵雄為超人原型的概念。

但是,《超人特攻隊》是個顛覆性的超人故事,一方面延續《守護者》(Watchmen) 關於超人/凡人的辯證之外,同時也在孩童的心理重建英雄形象:真正的超人英雄都擁有渾然天成的超能力。

既然都是渾然天成,於是,真正的超人根本不在乎是否披上帶有超能原力的披風,此一概念可謂《超人特攻隊》的繼承與原創,故事先將披風與英雄連成一氣,之後再顛覆披風等於英雄的概念。因為,經過 21 世紀衣夫人 (Edna Mode) 的洞察,超人的原力天生自然,根本無需披風加持;再者,披風一點也不實用,只有找麻煩與找死居多,沒有其他實質助益。

自此,衣夫人所特製的超人制服,完全沒有附上島鐵雄的超人披風,英雄就是單純的超人特製緊身服。因此,《超人特攻隊》顛覆持續長達二十多年的英雄形象,以辛拉登的荒謬理論與悲慘結局,應聲摘除島鐵雄身上的原力披風。

《超人特攻隊》。

從《阿基拉》的誕生至今,超人、英雄、原力、叛逆的活力少年、被實驗的蒼白少年等等,不斷出現在不同類型的影視故事,以及不同形式的影音媒體——音樂、MV、電影、漫畫、電玩等等。

於是,與其說「阿基拉」是創造宇宙的超越性原力,不如說《阿基拉》這部電影,就是影音世界的「阿基拉」,其前衛獨具的創作動能,源源不斷地為娛樂世界開創嶄新視野與專屬文化。直至今日,由阿基拉衍生的創作能量,尚未停歇,這也是為何「真人版」的《阿基拉》會如此地讓好萊塢躍躍欲試。

電影資訊

阿基拉 Akira

上映日期
2020/06/24
阿基拉_Akira_電影海報

導演

大友克洋

劇情

★ 英國第 4 頻道 2005 年評選史上 100 大動畫第 16 位。 ★ 國外知名遊戲評分網站 IGN 評選史上 25 大動畫第 14 位。 ★《帝國雜誌》評選史上 100 大世界電影第 51 位。 ★《Time Out 雜誌》評選史上 50 大動畫第 16 位。 ★《Total Film 雜誌》評選史上 50 大動畫中名列第 5 位。 大友克洋撼動世界代表作《阿基拉》全新 4K 數位修復版。在不久的未來,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謠言,讓社會動盪不安,人類似乎沒有了生存希望,1988 年日本東京大爆炸,更將這個原本熱鬧繁榮的大都會,推入了一個黑暗的地獄當中。軍方則一直在秘密進行著一項名為「阿基拉」的研究,研究的內容就是對一些具有超常能力的小孩進行培養,使其意志力變得極為強大,甚至可以對抗軍隊,摧毀整個城市,從而培養出新的一代人類,以領導人類走上光明之路。原本是飛車黨少年的鐵雄,自軍方研究室偷偷帶出了第 26 號,並實驗體意外發生撞擊受了重傷,而開啟了自身的超常神秘力量,慢慢的他發現自己的意志力強大的足以和軍隊抗衡,於是他開始瘋狂的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鐵雄一心想找到所有秘密的關鍵所在——「阿基拉」,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種可怕、無法控制的力量最終也將他送上了毀滅之路。而他的飛車黨老大「金田」為了拯救被力量控制的鐵雄,引發了一場推翻政府與宗教的大戰...... 阿基拉在軍方培養的特異 40 名孩子中編號 28 號。是 1988 年日本東京大爆炸的元兇。擁有驚人超能力的男孩,其能力遠高過人們所能想像。東京爆炸事件後,阿基拉死後各器官遭到分解冷凍存,進入睡眠狀態。 本片是日本動畫大師大友克洋的成名作,阿基拉(28 號)、金田與鐵雄的名字,都取自於橫山光輝的《鐵人 28 號》。全片由 2200 個鏡頭組成、總作畫數超過 15 萬張,並採用 327 種色彩,製作成本超過 10 億日圓,打破當時日本動畫界紀錄。

IMDB
8.0
Rotten Tomatoes
90%
PTT
好雷
100%
觀看完整介紹
阿基拉_Akira_電影海報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