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tflix近期上架的波蘭電影《危城謎殺》(The Plagues of Breslau) ,故事圍繞波蘭弗次瓦夫(Wroclaw)市發生的連環凶殺案,詭譎的氣氛與兇手特殊的殘忍手段,讓本片在Netflix大量的驚悚犯罪類電影作品脫穎而出。
*以下內容將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危城謎殺》裡每一起兇殺案都發生在傍晚六點,且兇手每一次都使用不同的殺害與棄屍手法,還總能比警方調查追蹤更快一步,因此讓案情陷入膠著。負責調查這系列凶殺案的警探海蓮娜拉斯 (Helena Rus),對於連續發生的詭異犯罪事件,抱持著與同僚們不同觀點。她開始深究兇手犯下這些罪行的真正動機,也讓她越來越接近真相,原來兇手採取的模式,竟與波蘭過去一段「歷史」不謀而合。但真實世界裡真的發生過這個駭人聽聞的事件嗎?
電影主角梅格達 (Magda) 在當地歷史書籍發現「瘟疫週」(Week of Plague) 這個「歷史事件」,與當下發生在波蘭弗次瓦夫市的連環凶殺案有著詭異巧合。這是一段與18世紀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史稱腓特烈大帝)有關的歷史故事。
當腓特烈二世於 1741 年成功占領弗次瓦夫後,這座城市漸漸走向繁榮。為了維護這座城市的和平與繁榮「去蕪存菁」,他主張應該剷除六大「罪行」,因為這些罪行是讓人類永遠無法成長的瘟疫。六大罪行包括墮落、掠奪、腐敗、誹謗、壓迫和詐欺。為了貫徹這個理念,腓特烈二世執行「瘟疫週」計畫。每個星期除了週日之外,每天都會有犯下其中一項罪行的市民被公開處決。
不過根據歷史記載,腓特烈二世統治的時期並未執行過電影裡描述的「瘟疫週」計畫。
真實世界裡記載的腓特烈二世是普魯士王國 1740 到 1786 年間的統治者。《危城謎殺》裡這段「瘟疫週」歷史,將他描繪成殘酷不仁的暴君,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在位期間徹底重整普魯士的經濟和政治,讓普魯士王國成為強盛國家,他並非倚靠暴政達到目的,他曾下令廢除許多法律酷刑,只留下鞭刑用來懲罰擅離職守的士兵。此外,在他統治期間所執行的死刑數量也十分罕見。只有犯下凶殺案的罪犯才有可能被執行死刑,在判決結果出爐之前,還必須要由他親自確認才行。
除了對腓特烈二世的錯誤描繪以外,梅格達引用的故事在時間背景也有出入,這位國王是在 1742 年 6 月才將普魯士王國納入自己的領土,而不是 1741 年。這是基於他與奧地利大公瑪麗亞特蕾莎 (Archduchess Maria Theresa) 所簽訂的柏林條約,這也代表了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的結束。
如果片中瑪格達所說的「瘟疫週」歷史事件是虛構的,那《危城謎殺》中的慘案是否有可能啟發自某位真實事件中的連環殺手呢?答案似乎也是否定的。
《危城謎殺》裡的兇殺案有著非常明顯的模式,那就是會在每晚六點發生,且被害人通常都曾經犯下某個特定罪行,在波蘭的歷史紀錄裡,並未發生過類似的連環凶殺案。不過在過去電影作品裡,《危城謎殺》確實令人聯想到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 經典作品《火線追緝令》(Seven) ,由凱文史貝西 (Kevin Spacey) 飾演連環殺手「無名氏」(John Doe),《火線追緝令》是由編劇安德魯凱文沃克 (Andrew Kevin Walker) 所創作的虛構故事。
《危城謎殺》現正於 Netflix 平台熱播中。